
很多年前看过电影《手机》,很多年后,知道《手机2》,是因为九亿姐一句“武月很开心”,彻底激怒了崔永元,然后就有了一场娱乐圈补税大风暴。
通讯影响生活
《手机》一书有三章,都是由人名命名的。第一章 吕桂花 第二章 于文娟 沈雪 武月 第三章 严朱氏。刚开始看小说的时候并没有体会到作者的创作意图。以为就是一个以严守一为主线的故事,还在想只有前两个章就够了啊。吕桂花带着严守一到镇上打电话问牛三斤啥时候回家,这让严守一知道了什么叫电话。这个章主要是表明了通讯给人带来的便利。然后第二章就是一部手机把游历在花花世界满口谎言的严守一和三个女人的爱恨离合缠到了一起,然后因为手机一次次揭穿了他的谎话,最后于文娟和他离婚,新谈的女朋友沈雪和他分手,武月用手机拍下了他们苟合的照片,威胁他要他的主持职务。错过了黑砖头的电话的他,最终没有能见到他最爱的奶奶最后一面。他在这一刻也感觉到了自己真不是个人。他的好朋友费墨也因为口袋的房卡,而暴露了和研究生的开房门。并且作者借用费墨的嘴说出了手机的弊端——现在人和人太近了,近的喘不过气来。还是农业社会好,一切都靠走路。上京赶考,几年不归,回来你说什么都是成立的。如果这是觉得书写的不错的话,那么后来的第三章严朱氏的存在才让人拍案叫绝。看似第三章和严守一没有关系,恰恰是第三章才真正在讲事情,在点题。严守一的爷爷在关外劁猪。爷爷的父亲想让他回来成亲,太爷爷就让买牲口的人捎信,后来辗转不停的一个人委托另一个人找白孩(严守一的爷爷),大概三年后捎口信的人找到白孩的时候,口口相传接受传信的人虽然然忘了到底什么理由让他回家,但是专递到了最核心的信息部分——白孩回家。这个第三章又和第二章再做对比。无论是严朱氏的时候,还是严守一父辈的时候,以前的人能够做到一诺千金。而现在的人拿着手机,可以快捷的联系自己的亲人,但是亲人却连一句真话都没有了。以前的传话人在费尽心思找人,现在的手机持有者用尽方法躲人——关机、抠电池、撒谎、找理由。
手机映射现实
有人说,《手机》映射了现实生活里的崔主持。看电影的时候没有这么明显,但是静下来读书的时候,感觉特别深刻。从严守一主持《有一说一》的台词,流程,甚至是犯错误后的找补,都是引用了崔主持的梗。更有甚者,连《实话实说》的因崔主持有病而更换主持的理由,都被《有一说一》的严守一暂时退圈而借用。所以才出现后续主持人和晶被扣上了“武月”情人上位的帽子。而这个剧最初的艺术顾问请的就是崔永元,大概崔老师也没有想到,自己给《手机》的各种策划和指导,最后给了自己一顶没有办法向老婆孩子交代的“出轨”大帽子。崔老师没到《手机》上映的时候一定没有想到自己友情的担任的不署名的艺术顾问,最后给自己的不是惊喜,而是惊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