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羡林谈写作》第五章《惨淡经营与信手拈来》读后感
![](https://img.haomeiwen.com/i7529785/2bf11c560aa4af76.jpg)
先生季羡林在谈写作的第五章里,提到了“惨淡经营与信手拈来”。
“惨淡经营”意即——极端艰苦地从事诗文创作,苦心规划和开拓。
“信手拈来”意即——写文章时能自由纯熟地选用词语或应用典故,驾驭语言随意自如,用不着怎么思考。
通俗凝练地讲就是“潜心研究”与“运用自如”。
先生说,中国是世界上的散文大国,几千年来,名篇佳作浩如烟海。从惨淡经营到能即景生情,信笔挥洒,信手拈来,自成妙文。是在长期惨淡经营的基础上的神来之笔。
从“惨淡经营”到“信手拈来”堪称典范的,应该是宋代文武双全的大人物范仲淹。
他的名作《岳阳楼记》是千古名篇。其中的两句话“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今天许多先进人物的座右铭。
孟子说:“君子之泽,五世而斩。”现在看来,范仲淹之泽,数十世而不斩。
结合我自身来说,现在写东西还比较自如,信手拈来还有点距离,不过基本能做到不发愁写,也有东西写。
如何做到这些,与我长期坚持读书、笔记、观察、思考有关。
写东西要言之有物,你平时就啥事也不过脑,不积累总结。别说是写文章,就是我们说话做事也是一样的道理。
我是个爱自我反省的人,不怕自己犯错,每次犯错就一次。常常在心里反省总结,为什么说错做错,错在哪里,怎样才能不犯错。别人是怎样做的,为什么能做的这样好?所以,我每天都在进步。
我的这种能力,运用到写文章方面也是异曲同工。前提是从小就爱看爱读,读吸引我的文章时,我注意的方面是,作者是如何开头结尾的,
叙述的方式又是怎样的。看到写的好的金句,以前都会记下来,现在大致在脑子里记一下就领悟到了。
我看到特别喜欢的写文章的方法,不会刻意模仿,会用“神是形不是”的方法。有时候会刻意和别人不一样,别人都这样写的话,我就用其他不同的方式表达。
就像著名影视明星成龙说过的一句话:“让别人记住你的,不是你和别人一样,而是你和别人不一样。”
我的这种方法就可称为“惨淡经营”即——潜心研究。
季羡林先生在文章中夸范敬宜的文章写得“行云流水,舒卷自如,不加雕饰,秀色天成。读的时候,你的思想,你的感情也都为文章所吸引,或卷或舒,得大自由,得大自在。”
先生用四个“真”字来表示,对范敬宜文章的感觉是:真实、真切、真诚、真挚。可以称之为“四真”之境。
其实,写散文也好,写小说也好,都离不开两个“情”和“真”字。有真实的情感文章就成功了一半,但凡干巴巴不吸引人的文章,一定是没用真情实感写。
要有真感情,首先你要是一个热爱生活热情对人的人。我想像不到一个平时就精于世故,冷漠自私的人能写出啥好文章来。
想不到,我的真性情原来是我能写出有感情的文章的基石。
所以说,要想从“惨淡经营”到“信手拈来”,你除了平时就有很好的读文写字的功底,还要有一颗赤子之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