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遇到自己不愿意接纳的事情或声音时,会自动屏蔽,对待不愿意的事情也迟迟不愿意去面对。孩子也是一样,遇到成人急切说教批评时,他们会选择不理睬,也就是我们成人心中所想:这孩子都说你多少次了,就不知道动动!其实,成人的反复说教,却成了孩子认为的唠叨,而成人的不厌其烦的唠叨,让孩子承受不愉快的体验,摈弃自己的自由,违背自己的内心接受命令。
成人对待孩子的问题时,要体现我们真实的交流,尝试运用真诚合理的话语。孩子面对成人温柔而坚定的话语时会自动解码“唠叨”原由,并吸取好的行为加以努力。
一、说话时要尊重孩子
你看到的是真实的事情吗?成人看到孩子没劲,如果不抱着孩子,让孩子自己爬楼可能回不到家;孩子骑自行车歪歪扭扭,可能不帮忙就会摔倒;孩子自己洗澡,如果不帮忙,可能洗不干净。这一切都是成人的想法,私自帮助孩子,也是不尊重孩子的行为。正确对待方法:成人可以及时询问孩子的需求,在孩子坚持自己要完成的情况下,做到积极的鼓励。
二、信息三要素(成人要练习、要践行、并引领孩子正确表达):1.具体说明不能接受的原由。2.表明我们的感受。3.此时此刻不好的行为会对我们当下造成的影响。
三、怎样成为一名优秀的倾听者?
1.家庭中亲子关系的和谐,成人面对孩子说话、表达时,学会认真聆听。
2.孩子在表达时,只倾听不发表自己观点。成人面对孩子滔滔不绝的叙述时,直接给到建议,会让孩子感受不受尊重,孩子会认为父母并没有真心实意在关心他的事情。
3.印证式的倾听(用心倾听、重复孩子的想法、证实自己听到的、同理心引导)当孩子表述完自己的感受后,成人尝试重复孩子所表述的话语,印证成人的耐心聆听,以及听到孩子所要表达事情的原委。并尝试引导孩子,让孩子通过成人的间接帮助,自己有机会独立解决问题。
尊重孩子的感受,接纳孩子的想法,真诚聆听孩子的心声,真实关心孩子所需,育人先育己,加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