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戒糖
这里的“戒”取“警惕”这重意思。也就是说,要用理性而谨慎的态度对待糖,因为完全戒断本身就不是一种谨慎的状态,自然会陷入另一种极端。更何况,一些糖并没有害处,适量吃也没问题。
“戒糖”的真正含义——戒掉糖瘾,谨慎对待快消化碳水化合物,而不要丢掉对食物的热忱及其带来的享受。
正如坊间长久流传的一句俗话:人一生能吃的食物是有限的,谁先吃完谁先走。这句话并不严谨,因为食物的数量与热量没有绝对关系。但是它的逻辑却很精准地指出,如果我们在生命早期对饮食不加节制的话,就会过早患上慢性病,用后半生的“被迫节制”为之前的挥霍付出惨重的代价。
我们吃的东西变得越来越人工化——原本的小麦变成了饼干、面条,水果和蔬菜也变成了果汁、薯条、素汉堡这样能量高度富集的食物,最后的结果就是我们的胃容量虽然没有显著变化,但是随着能量密度升高,我们吃下去额外的包含热量的脂肪和精制的碳水化合物(包括糖),随之而来的自然是肥胖和其他代谢障碍。
高糖饮食:对一生有害的习惯
高糖饮食对健康造成的损伤,并不是只有40多岁的中年人才会经受的折磨。其实从胚胎时期开始,营养和能量就经由母亲的脐带血液流经我们身体,并产生影响。这就是为什么血糖比较高或者整体能量过剩的准妈妈人群,生出巨大儿的概率是普通妈妈人群的数倍。那是因为她们的血液里含有更多的血糖,这种含有更多糖的血液灌溉了胎儿的每一寸身体,导致胎儿在还没有出生的阶段就经受了一轮高血糖的洗礼,继而在体内转化出更多的脂肪细胞来储存这部分多余的能量,一出生就是困扰妈妈的巨大儿。
戒糖是在备孕期间就应该着手养成的良好营养习惯之一。真正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的,往往是妈妈的饮食和身体素质。
母胎中积累的高血糖和脂肪,会让婴儿在出生之际就蒙上了“胰岛素抵抗”的巨大阴影,大大增加了在儿童时期和成年后肥胖的概率。我们经常见到很多从小就胖的孩子,到了青春期还是比体重一直正常的孩子更容易发胖;哪怕他们靠毅力减肥成功,还是会更大概率地复胖。这是因为生命早期的一系列变化早已埋下肥胖和慢性病高风险的种子:高血糖环境让胰腺处于一种高应答的状态,而脂肪细胞在生命早期已经开始扩增以容下更多的脂肪,胃肠道的菌群也会对高热量、高血糖的刺激产生记忆,让这部分人即使在瘦下来后,仍有很大可能往复胖的路上走,可以说他们的身体对肥胖有种独家记忆。
回到最初,我们对糖为何如此偏爱?
我们之所以会感受到“甜”,是因为糖有一种非常特殊的多羟基(氢氧基团)结构,这类结构会与我们味蕾上的一种受体结合从而产生甜的味道,而这种味道对早期的人类来讲意味着“没有毒”以及“充满能量”。
很多植物将糖富集在它们的果实中,用于吸引动物食用,好让它们的种子随着动物的移动和迁徙传播到更远的地方。正是这样巧妙而自然的安排,让人类成了这类富有甜味的食物的最佳“传播者”。人类不仅食用这类野生的果实,又因为富有智慧和拥有灵巧的双手,得到了培育和优化新物种的能力,所以这种爱甜味的本能就越来越被强化。
但是这种联结仅仅在食不果腹、战争以及饥荒年代是有效的。工业化时代后,机器的发明大大提高了农业和食品生产的效率,不仅人工培育的蔬菜和水果含糖量更高,工业化还让制糖技术和食品加工技术有了质的提升。我们骤然发现,饮食中的热量一下子过剩了。由于世界经济发展不均衡,依然有少部分人受到饥饿的困扰,但另一个极端却在很多工业化国家上演,那里的人们承受着饮食不当、能量过剩带来的副作用,即所谓的“富贵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