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孔子有言:“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
年近四十,就该看透这人世间的本质,不再活得迷惑;年近五十,就该搞清楚命数的真相,让人生走向正轨;年近六十,就该什么话都听得进去,心态特别潇洒、淡然。
每一个年龄段,都对应着每一个不同的境界。随着时光而衰老,这是自然的规律。在衰老的过程中,有所顿悟,逐渐成熟,这是你我的修行。
人间就是一个道场,我们都是道场的修炼者。如何修行,如何更好地活下去,我们所能依靠的,并非他人,而是我们自己。
所谓“自渡者,天渡之;自救者,天救之。”四十岁,要修炼自己的眼睛;五十岁,要修炼自己的嘴巴;六十岁,要修炼自己的内心。如此,才能顺天达命。
02
年过四十,“眼睛”影响命运。
《教父》中有一句名言:一秒钟能看透事情真相的人,跟一辈子也看不透事情真相的人,本就有截然不同的命运。
这里有一个陷阱,骗了不少人。如果你能搞清楚,这陷阱背后的真相,那你不仅能躲过一劫,还能活得安稳。反之,搞不清楚,就被人骗得连裤衩都不剩了。
人在江湖,最忌讳的,就是活得不够清醒,看不透世道人心的真相,也分不清谁是人,谁是鬼。如此,就容易被人割韭菜,人财两空。
四十岁,恰恰是中年人最迷惑的时候,他们会质疑自己的选择,质疑这个世界的本质。所以,他们最需要的,就是一双看透世道人心的眼睛。
如何才能看透每一件事背后的真相呢?很简单,以“人性”和“利益”为切入口,进行分析。
生活中的所有问题,好也罢,坏也罢,都不是平白无故出现的,而是人自己造成的。
03
年过五十,“嘴巴”影响命运。
一代文学大家海明威说过,我们需要花两年的时间学说话,却要花一辈子的时间学闭嘴。
说话,很简单,这是人之本能。而如何把话说好,或者每一句话都不得罪人,那就比较困难了。不是每个人,都能管好自己的嘴巴。
在家庭中,不懂得说话,还专揭人短,就会被家人讨厌。出门在外,说话直来直往,不够委婉,就容易触犯别人的底线,招惹来别人的针对和打压。
年轻的时候,我们需要刻意锻炼自己的话术。过了五十岁,就不用锻炼话术了,只需要学会闭嘴、沉默,就可以了。
人越老,不是越热情,而是越活越冷漠,越活越沉默。冷漠,是因为看透;沉默,是因为活透。与其说多错多,不如沉默是金,处境才会安稳。
所谓“病从口入,祸从口出。”人过五十,将自己的嘴巴管好,不必与人对骂,不必与人争执,放过自己,也放过他人。
04
年过六十,“心态”影响余生。
有人提出过一个观点,这世上有两件事不好做,其一是拥有充足且富裕的物质,其二是拥有充盈且阳光的心态。
丰富的物质,需要人们通过超出常人的手段,才能获得。充盈的心态,需要人们构筑偌大的精神世界,才能拥有。
在今时今日,不论是年轻人,还是中年人,亦或是老年人,他们的精神世界都趋近于无,精神太贫瘠了,就跟沙漠一样,寸草不生。
缺乏精神世界的他们,要么容易动怒,要么容易仇视别人,要么容易内耗,要么容易跟别人对着干。反正,容易做出损人不利己的事。
人,为何要修心养性?不是为了赚到多少钱,也不是为了得到什么利益,而是为了构筑自己的精神世界,让自己,活出原原本本,真真实实的样子。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人过六十,是时候修养自己平静的内心,去过简朴、宁静的生活了。不急躁,不恼怒,不纠结,轻轻松松过好往后余生。
05
写到最后
四十岁,人们活得最迷惑,最应该修炼双眼,看透世道人心的真相。五十岁,人们会遇到或多或少的危机,最需要修炼嘴巴,沉默是金,不得罪人。
六十岁,不少人都已经退休了。度过了大半生,早已看透了不少人,不少事。这个时候,最需要修心,让自己的内心,可以接纳尘世间的一切。
人生在世,最难做到的,就是这6个字——看透、沉默、积极。
有些人看得透,可就是管不住嘴巴;有些人清楚世道人心的真相,可就是不够积极,越活越消极。这,并非长久之计。
很喜欢罗曼罗兰所说的一句话:这世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看清楚生活的真相后,依旧热爱生活。
人生,如此而已。
文/舒山有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