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清宫戏的热播,我们熟识了清代喋血上位、历政革新的帝王,庙堂之上你方唱罢我登场的忠奸大臣,以及文采风流的才子佳人。
今天我们要聊的不是国家大事、政界要谈,而是市井小民的风花雪月。一提到风花雪月,大家不免想起《某某梅》。不要想太多,我聊的这本书为《浮生六记》。
“倘若说《某某梅》全书,可以当作明时市井风物的百科全书来看待,《浮生六记》也可以当作乾隆年间,苏州书生家庭市井的一篇卷轴画来欣赏——还是加了大量风景描绘的山水卷轴。”——《浮生六记》的译者之一张佳玮
《浮生六记》是清代沈复所著的自传体散文,其实就是我们现今所说的日记随笔,共有六卷:《闺房记乐》、《闲情记趣》、《坎坷记愁》、《浪游记快》、《中山记历》、《养生记道》。前四章比较有趣,后两章为残卷,因文风相异,传言为仿作。这本日记,文气流动、词采精炼,记事记实,随心随感,曾被译为多国语言,相传甚远。
“浮生”二字典出李白诗《春夜宴从弟桃李园序》中“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
关于乾隆年间的故事,各类影视剧中都可窥之一二,比如《戏说乾隆》、《还珠格格》等。除了名人轶事外,清代还有一对鲜为人知的逗逼CP——男主沈复文采风流恣意,女主陈芸更被林语堂称为“中国文学中一个最可爱的女人”。
今天就先请男主登场!
沈复,乾隆年间的非典型、非著名的书生,字三白,号梅逸。三白的来由不太清楚,书看完也没有解惑。沈复后期是比较穷困潦倒,一穷二白,但取字在前,二白在后,应该没有直接关系。之所以号梅逸是比较向往宋代林逋的以梅为妻,以鹤为子的隐居生活。非典型、非著名是因为他没有参加当时的“高考”(科举),走的是艺术生的道路。后期他屡次跳槽,可能也于此相关。没有参加高考,在古代也难找到工作的。古代文人的出路大多在于考试入仕,不考试难当官。
沈复家庭也算是书香门弟,姑苏城南沧浪亭畔士族文人之家,相对于陈芸的家庭条件,可以称得上算是个富二代。他如此任性,不参加高考,他爹娘不反对么?也有可能是拿青春叛逆期的少年没有办法。此疑惑书中未记载。
沈复是集才华、逗逼于一身的古代美男子,一生不羁放纵爱自由。
诗词、散文、画画信手拈来
吟诗作对,好像古代文人天生自带,如基因遗传般的必杀技。沈复也不例外,在他的朋友圈里,才情处于一发文必得32个赞的大神级别人物。
他能与一帮文人饮酒对诗,也能与妻子共解经典,曾经也卖画赚些小钱。书中有多处描写他与朋友聚会,或行酒令、或对诗词,从没见他输过。
在《闲情记趣》有相关描述,他和陈芸借住在朋友鲁半舫家的萧爽楼,“余素爱客,小酌必行令”,“写草篆,镌图章加以润笔,交芸备茶酒供客。终日品诗论画而已”。
园艺达人、装修设计师
在名为《闲情记趣》的日记中,沈复说自己“爱花成癖、喜剪盆栽,师从名师”。此章有中关于兰花的培育、剪枝养节技巧的大量描写。之后,沈复又移情于插花,很有心得。没过几天,他对园亭楼阁虚实设计超感兴趣,有较深的设计素养。在他屡次搬家中,对于新家的设计布置,俨然一个装潢设计师。
欢乐逗逼
沈复的逗逼于童年萌芽,长大后更甚!犯二本性在日记中暴露无遗!
“夏蚊成雷,私拟人群鹤舞空,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作白云鹤观,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童年记趣》
把蚊子当成白鹤,又放烟熏,熊孩子,你也太调皮了!还有一次,他偶遇一只蛤蟆捕食了两只小虫,同情心泛滥,“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读至此处,我直呼:“汝之调皮,汝母知否?”
长大后的沈复,依然难改犯二青年的本性,与陈芸结婚后,更是变本加厉,以调笑、戏谑爱妻为乐!看他们俩的唇枪舌战,简直比喜剧片还过瘾!
《闺房记乐》中沈复有交待,他小时候是有定娃娃亲的,是金沙的于氏,因八岁夭折,后娶了舅舅的女儿陈芸。陈芸比他大10个月。13岁回外婆家时,两小无猜,回来便让他娘去提亲(古代初恋就可以定亲了,现代社会大多是扼杀在萌芽中,等近30岁了相亲吧!)
新婚伊始,芸姐内向,喜欢听沈复高谈阔论,沈复故意引逗芸姐说话。芸姐喜欢吃臭豆腐、虾卤瓜,而恰恰是沈复讨厌的东西,沈复于是戏谑问芸姐是狗还是屎壳郎?
芸姐回应道,以前穷惯了,来到你家是屎壳郎变为蝉。虾卤瓜是来到你家才开始吃的。沈复立马问道,那你的意思是我家是狗窝了?
书中此段甚为精妙,活灵活现出两人的对决,每次看到此,就忍俊不禁。
两人新婚不久,芸姐对沈复言谈多有敬称。沈复为她披衣,连说“得罪”,递毛巾也要起身相接。
沈复不高兴就问了:“卿欲以礼缚我耶?语曰:礼多必诈。”
芸姐说,“至亲莫如父母,可内敬在心而外肆狂放耶?,世间反目、多由戏起,后勿冤妾,令人郁死。“
逗逼事件太多,不一一举例了,译文远不及原文字句凝练绝妙。
今日先将沈复介绍完毕,接下来就该女主上场了。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