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尽心下•不如无书》
原文:
孟子曰.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仁人无敌于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也.
译文:
孟子道:“专门记载古代历史的《书经》,也不能完全相信。如果硬要说它绝对正确,没有半点错误,那还不如不要它为好。
“我看《尚书·武成》篇,便只取其一部分,因为它写武王伐纣,有的叙述明显是夸大了。武王统率的是大行仁义之师,各方响应,征伐的又是不仁不义已极的商纣,绝对孤立,胜负形势显然,当然一战即胜,仁者也决不会好杀。可是它写牧野之战‘血流漂杵’,意思是战场上流的血,将舂臼用的木棒都漂浮起来了,这怎么可能呢?”
后记:
书,指《武成》:《尚书》的篇名。
《尚书》是儒家经典之一,在孔孟时代有着极其权威性的地位。 孟子对于这样的权威著作,仍然能够保持独立思考和勇于怀疑的精神,非常的难得可贵,由此可见,古时的圣贤人物们严谨的治学风范。
鲁迅也说:“我们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拿来主义》)
传统文化的经典著作,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没有先“拿来”,何谈“使用”,“存放”,“毁灭”,又何谈“信”与“不信”?
随着国家对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视和教育体制的改革,越来越多的典籍也逐渐的加入到教科书中来,《人民日报》也推荐了50部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著作,只有“拿来”了,掌握了,才会“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