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记得在中学课本中对资本主义的“万恶”进行描述时,有一个描述我印象特别深,大概是说资本主义国家由于过度开放,有很多女孩不得不在未成年的年纪堕胎,对这些女孩子的身心造成了极大的危害。我想到这些并不是拥有超强的记忆力,而是我最近看了一本名为《苹果酒屋的规则》书。
如果有人看过一部在1999年上映的电影《苹果酒屋法则 The Cider House Rules》的话,那么可能对《苹果酒屋的规则》这本书会更了解,电影《我心骄阳》就是根据同名小说《苹果酒屋的规则》改编。虽然电影和书出版的差距有点大,但是《苹果酒屋的规则》却受到了很多人的追捧和喜爱,而原因可能不是《苹果酒屋的规则》的同名电影,而是《苹果酒屋的规则》这本书的作者美国作家约翰·欧文。
苹果酒屋里的温暖约翰·欧文John Irving,当代文坛无可争议的小说宗师,被公认为在世作家中数一数二的角色,连日本作家村上春树都曾表示,约翰·欧文是自己的文学偶像之一。约翰·欧文在文坛广受赞誉,当代文坛无可争议的小说宗师,被公认为在世作家中数一数二的角色。他的作品在赢得文坛推崇的同时深受大众喜爱,评论界认为欧文是罕见的承袭了现实主义文学精髓的作家,将他誉为“狄更斯再世”。 欧文作品曾三次入围美国国家图书奖,1980年凭借《盖普眼中的世界》摘得桂冠。欧文1942年生于美国新罕布什尔州埃克塞特,全职写作之前,曾当过二十年的摔跤手。
有读者说,约翰欧文的书每一本都很好看,而新书却又让人觉得比前一本好看。而《苹果酒屋的规则》不仅是一本好看的书,还让很多人对约翰·欧文的看法产生了变化。约翰·欧文的很多作品以一战、二战为背景,但只是单纯的背景,而在《苹果酒屋的规则》这本书中,约翰·欧文关注了女性权利,尤其是堕胎权。这部50多万字的长篇小说讲述的是20世纪20年代到80年代60多年间三代人的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叫荷马·威尔士,一个在孤儿院长大的孩子,曾四次被领养,但最终还是在孤儿院长大,逐渐成为孤儿院工作人员的小助手。长大后他离开了孤儿院,围绕着苹果采摘工人工作时的宿舍“苹果酒屋”展开的故事,在《苹果酒屋的规则》写着貌似不符合主流道德价值观的故事,而欧文却用自己的笔为读者呈现出一个高尚、隐忍的形象……
有人说荷马·威尔士高尚且令人敬佩,也有人说荷马·威尔士自带主角光环,也许这就是欧文的过人之处,这也是《苹果酒屋的规则》的魅力所在:一部作品有争议才是最好的结果。莎士比亚的作品不也有很多不同的视角吗?而《苹果酒屋的规则》不仅故事有趣,且引入思考,愿我们也能温暖待人,也被这个世界温柔相待。
豆瓣、知乎:鼠小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