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世界读书日。
所订阅的公众号基本都在说读书。是啊,中华自古是礼仪之邦,但是现在,国民读书量低得让人无语。要是读书日再不奋力吆喝吆喝,在这浮躁唯物质众生谈钱的时代,还有什么更好的时间段来说读书呢?
说读书,一定绕不过去的问题是为什么读书。
为什么读书呢?
年少的周恩来说:为中华之崛起!这样宏阔的志向,是读书的光华,也是读书人的光华。
苏轼说:“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关乎人的自我修养和品格成长。东坡的自信,来自读书多。
“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这首皇帝写的《劝学诗》流传最广。糟糕的是它把读书和功利紧紧捆绑在一起,窄化了读书的价值,把读书的精神指向完全抹杀了。因为赵皇帝的短见识,当读书行为不能做到世俗功利的交换时,读书的困惑就产生了。
还是赫尔曼·黑塞说得实在,“世界上任何书籍都不能带给你好运,但是它们能让你悄悄成为你自己。”普通人读书,无非就是为了遇到更好的自己。在这个立足点上读书,书也就读进去了。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不过,很少有人真有条件走那么远那么多的路,那么不妨读读书。在书里,你可以看到整个世界的风景,而且,可以认识形形色色的人,碰撞到不计其数的思想。读书,能开阔你的眼界,丰富你的人生。
太阳底下,没有新鲜的事。你所遇到的问题,在人类的历史上都出现过,在人生的旅途中,你肯定会有困惑,会情绪低落,会丧失信心和勇气,那就打开书吧,在书里你能找到一切答案。同时,书也重新赋予你勇气、力量,还给你指明方向,指引方法。
举个例子,如果没有疫情发生,不会有那么多人再去读加缪的《鼠疫》。如果没有俄乌军事冲突,也不会有很多人重翻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再读列夫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读过《老人与海》的人,谁没从中获得重新拼搏的力量呢?读过《平凡的世界》、《人世间》,一定会对当下的世界充满理解和热爱。
读书吧,再没有比书更好的师友了。
古人珍惜时间,马上、枕上、厕上都能读书。可见想读书的人,一定能找到读书的时间。现代人碎片化的时间,不妨也利用起来读读书,哪怕一天一页书,时间长了,自然效果可观。尤其孩子的父母亲,教子读书的最好方法就是自己热爱读书。
读书一事,要紧的是落实行动。放下手机,打开一页书,从今天开始,做过爱读书的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