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跟老爸闲聊,提到有个老同学的家公,一个心脏手术做了40几万,效果不好,后来又做了补漏手术,花了6、7万,结果如今依然有问题,今年跑去广州再查。
结果广州的医生说不明白原来做那个手术的意义在哪?
如今她家公的整个心态崩了,很沮丧,不爱社交,也听不进子女的话,让人很忧心。
于是老爸提起了十来年前我妈动手术,也被医生吓唬的事。
我很疑惑,我居然几乎不记得这件事。十来年前,我已是二十出头的年纪了,按道理不应该不记得这件事呀。
我爸说是子宫肌瘤的手术,住了十几天院,那会儿让我大哥回来了,还幸好有个表姐(三姨的女儿)帮忙在医院照顾了十几天。
因为我在义乌上班,想着不能耽误我工作,而且也许总觉得我年纪小,不顶事,这些当时只是大概跟我说过。
后来这个表姐出嫁,他们买了个微波炉送嫁。我说这礼太轻了吧,爸说本来要买手机给表姐,是表姐叮嘱不要的,说了微波炉的。
顿时对这位很少谋面的表姐深深地感激。
这事,如今说起来,我倒也有点模模糊糊的印象,当初我应该是知道老妈住院的,但动什么手术,住多久院,什么方案,谁去照顾,花了多少钱,我几乎一无所知。
也许当时我知道了,十来年这事居然也忘得一干二净了。
而且当时我最恶劣的应该还是在我妈住院期间,碰上自己生日,结果当时在那帮成人学生的鼓动下,开了两个包厢花了几千块开了个生日party,捧回一大堆礼物。
那会儿我借住大哥家,这事让他们非常膈应,直接甩脸色给我看。
如今想来,真的自己也想不通当初究竟是什么脑回路,如此没心肝。
刚毕业那几年,一心效劳公司,闲暇之余就是吃喝玩乐,无忧无虑,并不把家里的这些事情担在身上。
而父母长期的习惯,一方面认为我最小,一方面因我是女孩,清楚我一向不能干,说了也不顶用,干脆从不跟我商量家中事务,也不主动提及,一切靠大哥。
我自己也没心没肺,心里不藏事,胸中无挂碍。
我又记起了,大概也是碰上那几年,我大嫂生第一胎。
在我那个年纪,那会儿也是完全没听说过生孩子这事, 并不懂生孩子我能帮忙干嘛,没想过关我什么事。
她那一次是经历了顺转剖的,整个过程很艰辛,也是头胎没经验,双方父母并不在身边。
而我如常地上着班。
当天上午,大哥第一次在我上班时间给我电话,大概意思就是问我那天忙不忙?方不方便那天去医院照顾大嫂?
我听大哥的语气,似乎只是随意问问,我答他,那天我得张罗一个会议,大哥马上答,那你先工作吧。
后来想起,最不爱麻烦别人的大哥,居然会给我打个电话问我能不能去医院,肯定当时实际情况就是需要我帮忙的,而我却也只听字面意思,直接没当回事。
后来那天,是当时二哥的女朋友去照顾的大嫂,跑前跑后。
如今想起来,那是个什么狗屁会议,内容早就不记得了,我当时最应该的就是快速关掉电脑请假直奔医院。
如今回想很多事,我这么一路成长过来,真的也是猛查查过来了。
虽然家庭并没让我养尊处优,但也因为家事自小没让我参与,加之我自己不懂察言观色,不懂举一反三,在人情世故上,曾经非常凉薄。
我看不懂别人脸色,听不懂别人暗示,一切就听表面的话,看表面的事,从不深究。
好的是,自己还总觉得活得无忧无虑,自在轻松的,但曾经哪些人对我不满,甚至讨厌过我,我竟也毫无知觉,蒙混过关。
哪怕我在学校学习很好,兼职工作出色,在公司极度负责,但我不懂绕弯,没有任何心计,所有事情直来直去,说得好听点,是个铁憨憨,而实际上,就是高分低能,情商负数。
想想那些年,大嫂生了第一胎,按道理我这个住得很近的姑子逢周末真应该去帮忙带带小孩,跟小孩玩玩,买些礼物送送,我是几乎没做过这些事。
就好像我曾经就觉得为什么过年一定要包红包,这样来来去去,其实不就是虚假交换吗?为什么需要这么多余?
我曾经也觉得同学结婚为什么需要给礼物给红包,为什么这么繁琐,大家都说好了不往来,不是很方便吗?那会儿,老家同学陆续开始结婚,我真的是说了,我就不表示啦,以后我结婚,你们也别表示了,这样大家简单。
我还认为自己走在时髦前端,说明白了不跟你们搞这些虚头巴脑的事情。
但后来,我结婚的时候,老家有个老同学,跑到我家拿了个金戒指托我妈带到广州给我,我很感动,她结婚我没表示,我结婚了她表示了。
而当我拿到这个戒指时,我自然在意的不是价格,而是价值。在人生重要时刻,有同学这样专程跑路送礼的祝福,心里非常感激她。
原来,我们认为多余的事情,很多时候传达的是一份心意。
当时如果我妈住院,我直接请半个月假伺候老妈多应该啊,大嫂的头胎,我马上跑医院跑前跑后端茶倒水多应该啊。
红包给的是孩子,有哪个孩子不希望收到红包吗?
结婚,人生这么重要的事情,礼物跟红包,是那份祝福的心意。
这些事情,好像随着自己年纪大起来了,慢慢自己悟了。
知道了父母说不要,你硬塞硬买就对了;
知道了有时候情谊,是在麻烦来麻烦去中深厚起来的;
知道了人情往来虽繁琐,却也暖心;
知道了逢年过节那些千篇一律的仪式感,形成了长大后磨灭不了的回忆……
我从一个很自我很傻白甜的混球,终于长成了一个相对正常的人。
曾经以为虚伪矫情的人情世故,如今更多能意会到那是不同的人对相同事件在情理上的共鸣。
当一个人懂得了换位思考,心中装满悲悯,就懂得了共情,会发自内心很自然地去做。
就如开头的老同学,今晚再次提到家公情况不妙,我跟她说,需要的话,得放下工作,赶到家公身边,不要有遗憾。
有些时候,哪怕实质没有改变,但态度也是一种慰籍,因为中国,一向就是个人情社会。
也正是因为这份人情,才有了人间饱和度不一的冷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