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举行全县的整本书共读盲合教研比赛活动。所谓的盲盒教研,就是几个人一起备课,到正式上课时,抽签决定谁上课。这样做的目的,可以很好地发挥团队的力量。以往上课基本上都是谁上课谁备课,其他人即使是督导团,因为自己不用上,所以,说起意见来终究有点纸上谈兵的感觉。但是盲盒教研,是每个成员都有可能会抽上,所以,必须深入思考,每一个环节、每一句话都会想到要还是不要,会有切身的体会。这样,很自然地即发挥了每个人能动性,也充分利用了集体的智慧。
在上两个月,每个学校都用这种方式在自己学校举行了一两轮的盲盒教研。我们学校也不例处。每个备课组选出五个人,精心准备,先抽练两论,最后赛出了一年级备课组。
虽然经历了一次,可是今天在现场,还是同样有一种惊心动魄的感觉。站在台上的五个人,看着自己的名字在屏幕上翻滚,我想心都跳到嗓子眼了吧。
几家欢喜几家愁呀。大家都发出感慨:同样的教学设计,不同的老师上,效果却是天壤之别。因为经过长时间的打磨,可以看出每个学校的教学设计都还不错,但是,有些很明显,因为老师的素养不同,教学效果也不一样。我分析主要原因是,有些老师没有把大家研究出来的教学设计内化为自己的设计。因为每个人的性格不同,语言表达、与学生的沟通方式不同,所以,如果你只是一味地照着教案上,没有根据自己的秉性来转化,那就很难上好这堂课。会感觉在走流程,不走心。
还有就是有一些年轻教师,因为平时的磨炼较少,所以,你给他一个完美的教学设计,但是因为他的驾驭能力太弱,所以,也很难上好这堂课。
总之,要上好一堂课,要靠平时的阅读、阅历、思考来丰厚自己,也要靠一次又一次公开课的磨砺。所以,上好一堂课是一辈子的修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