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推荐系统排序算法--PNN模型

推荐系统排序算法--PNN模型

作者: 算法手记 | 来源:发表于2020-01-09 22:53 被阅读0次

    1、原理

    PNN,全称为Product-based Neural Network,认为在embedding输入到MLP之后学习的交叉特征表达并不充分,提出了一种product layer的思想,既基于乘法的运算来体现体征交叉的DNN网络结构,如下图:

    1、Product-based Neural Network Architecture

    按照论文的思路,我们也从上往下来看这个网络结构:

    输出层

    输出层很简单,将上一层的网络输出通过一个全链接层,经过sigmoid函数转换后映射到(0,1)的区间中,得到我们的点击率的预测值:

                        \hat{y}  = \sigma (W_{3} l_{2} + b_{3} )

    l2层

    根据l1层的输出,经一个全链接层 ,并使用relu进行激活,得到我们l2的输出结果:

                        l_{2}  = relu(W_{2} l_{1} + b_{2} )

    l1层

    l1层的输出由如下的公式计算:

                        l_{1}  = relu(l_{z}  +l_{p} + b_{1} )

    重点马上就要来了,我们可以看到在得到l1层输出时,我们输入了三部分,分别是lz,lp 和 b1,b1是我们的偏置项,这里可以先不管。lz和lp的计算就是PNN的精华所在了。我们慢慢道来:

    Product Layer

    product思想来源于,在ctr预估中,认为特征之间的关系更多是一种and“且”的关系,而非add"加”的关系。例如,性别为男且喜欢游戏的人群,比起性别男和喜欢游戏的人群,前者的组合比后者更能体现特征交叉的意义。

    product layer可以分成两个部分,一部分是线性部分lz,一部分是非线性部分lp。二者的形式如下:

                        l_{z}  = (l_{z}^1 ,l_{z}^2 ...l_{z}^n ...l_{z}^{D1} )    , l_{z}^n = W_{z}^n \odot z

                        l_{p}  = (l_{p}^1 ,l_{p}^2 ...l_{p}^n ...l_{p}^{D1} )    , l_{p}^n = W_{p}^n \odot z

    在这里,我们要使用到论文中所定义的一种运算方式,其实就是矩阵的点乘啦:

                        A\odot B = \sum\nolimits A_{i,j} B_{i,j}

    Embedding Layer

    Embedding Layer跟DeepFM中相同,将每一个field的特征转换成同样长度的向量,这里用f来表示。

                        (f_{1} ,f_{1} ...f_{N} )

    损失函数

    使用和逻辑回归同样的损失函数,如下:

                        L(y,\hat{y} )=-y log \hat{y} -(1-y)log(1-\hat{y} )

    2、Product Layer详细介绍

    前面提到了,product layer可以分成两个部分,一部分是线性部分lz,一部分是非线性部分lp。看product layer的公式,我们首先需要知道z和p,这都是由我们的embedding层得到的,其中z是线性信号向量,因此我们直接用embedding层得到:

                        z = (z_{1} ,z_{2} ...z_{N} )\doteq (f_{1} ,f_{2} ...f_{N} )

    论文中使用的等号加一个三角形,其实就是相等的意思,你可以认为z就是embedding层的复制。

    对于p来说,这里需要一个公式进行映射:

                        p={p_{i,j} } , i =1...N,j=1...N

                         p_{i,j} = g(f_{i} ,f_{j} )

    不同的g的选择使得我们有了两种PNN的计算方法,一种叫做Inner PNN,简称IPNN,一种叫做Outer PNN,简称OPNN。

    接下来,我们分别来具体介绍这两种形式的PNN模型,由于涉及到复杂度的分析,所以我们这里先定义Embedding的大小为M,field的大小为N,而lz和lp的长度为D1。

    2.1 IPNN

    IPNN的示意图如下:

    2、IPNN

    IPNN中p的计算方式如下,即使用内积来代表p_{i,j}

                        g(f_{i} ,f_{j} ) = <f_{i} ,f_{j} >

    所以,p_{i,j} 其实是一个数,得到一个p_{i,j} 的时间复杂度为M,p的大小为N*N,因此计算得到p的时间复杂度为N*N*M。而再由p得到lp的时间复杂度是N*N*D1。因此 对于IPNN来说,总的时间复杂度为N*N(D1+M)。文章对这一结构进行了优化,可以看到,我们的p是一个对称矩阵,因此我们的权重也可以是一个对称矩阵,对称矩阵就可以进行如下的分解:

                        W_{p}^n = \theta ^n \theta ^{nT}

    因此:

                        l_{p}^n =W_{p}^n  \odot  p = \sum_{i=1}^n \sum_{j=1}^n <f_{i} ,f_{j} > =

                        \delta _{i}^n =  \theta _{i}^n f_{i}

    因此:

                        \delta _{n} = (\delta _{1}^n, \delta _{2}^n...\delta _{i}^n...\delta _{N}^n ) \in R^{N\times M}

    从而得到:

                        l_{p} = (||\sum_{i} \delta_{i}^1  ||...||\sum_{i} \delta_{i}^n  ||...||\sum_{i} \delta_{i}^{D1}  ||)

    可以看到,我们的权重只需要D1 * N就可以了,时间复杂度也变为了D1*M*N。

    2.2 OPNN

    OPNN的示意图如下:

    3、OPNN

    OPNN中p的计算方式如下:

                        p_{i,j} =g(f_{i} ,f_{j} ) =f_{i}f_{j}^T

    此时p_{i,j} 为M*M的矩阵,计算一个p_{i,j} 的时间复杂度为M*M,而p是N*N*M*M的矩阵,因此计算p的事件复杂度为N*N*M*M。从而计算lp的时间复杂度变为D1 * N*N*M*M。这个显然代价很高的。为了减少负责度,论文使用了叠加的思想,它重新定义了p矩阵:

                        p = \sum_{i=1}^N \sum_{j=1}^N f_{i} f_{j}^T  = f_{\sum\nolimits} (f_{\sum\nolimits} )^T,f_{\sum\nolimits} =\sum_{i=1}^N f_{i}

    这里计算p的时间复杂度变为了D1*M*(M+N)

    参考文献:

    论文:Product-based Neural Networks for User Response Prediction

    推荐系统中使用ctr排序的f(x)的设计-dnn篇之PNN模型

    推荐系统遇上深度学习(六)--PNN模型理论和实践

    推荐好文: 深度学习在CTR预估中的应用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推荐系统排序算法--PNN模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bgso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