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做的事情太简单了,工作太松散,目前的月薪有点虚高。你现在的能力,税后
2: 你会有“薪水什么水平就做这么多事就好了,反正你也就是个普通员工”这种心态。
每个人刚毕业都是个员工,你和24-28岁的同事刚进一公司里,就是个基层普通员工。但两三年后,有的人被提拔为主管在公司往上走,有的人有能力跳“能力要求更高”的平台,而有的人永远就在基层了。
工作不要只盯着钱。刚工作的前10年,你给人打工做事,几乎不可能遇到over-pay的工作,都是拿比付出少/或者少很多的工作。也永远不要用薪水衡量你平台的价值,你手头工作的价值。
这份工作能给你带来做大的增值空间,还看你自己的努力。不是你去了环球时报英文版,你跳出来就值钱了。而是你要利用好这个平台,了解行业上下游运作,接触上下游的人,提升自己处理各种事物/各种危机压力的能力——能扛起更大的责任,做更复杂的事情,有更全局的眼光,能抓住要点了——你才有更大的价值。
不是为了跳槽加薪而跳槽。明确行业,了解行业,沉下心积累经验和提升思维——所有的开花结果都需要时间。
为什么同事们几年后会有这种差距?每个人的提升/不同的发展路线——是由每个人的“思路”决定的。“有没有想法/有没有找准发展思路”,就把员工区分开了。你自己就是你的经纪人,你自己去塑造自己,所以你没想法,不去思考,没有清晰的思路,只是拿份工资做份事,你就永远不会有新的机会和发展。
公司是给你这么多薪水,比如给你7000元/月做英文记者,主要负责采访和写稿。但是!工作中总会慢慢遇到新机会,比如人手紧张让你去做新的事情,比如老员工离开了需要新人顶……如果你在基层的时候,表现出态度认真,对组织忠心,做事周到漂亮,领导可能就把你提上来。
人手不够,同事跳槽,同事休产假/休假....是你在原有公司学到更多,往上走最好的机会。所以,做一个“ready to help” “ready to learn” “ready to deal with new challenges”的人。
同事和领导第一次给你新任务,很可能不是你的原有的工作内容。如果你露出“怕麻烦”的态度,或是第一次搞砸了/办得不漂亮,
但是职场上,真没有“固定的工作内容”。不是你是个记者,你就写稿采访就够。你可能突然要做软文对接客户,你可能临时被安排出去跟客户面谈争取广告,你也可能突然被安排去代班做版面或是做微信…..但正是这些你不熟悉的工作内容,才能让你从原来的岗位上跳出来,看到公司运作更大的一幅画面。
怕麻烦,怕累,只想拿份工资做一份事。这样的态度会把你限制在公司食物链的底端。比如实习生Katie,她来这里前1个月,就非常卖力。卖力是你刚进一个平台,应该展现的姿态。一周三天实习,每天同事们都可能拉着她出去拍不是她想的话题。但她从来没说什么,表现很积极,在街上采访很主动。If this is what you need to do, be active and enjoy doing it. 不要用应付的态度做你手上的事情,既然生命这段时间做这个,你就要把这个做好,能有新的领悟和提升。不然肉体在做,注意力不在这,你做事既不开心,也不会有效果不会进步。
2:哪怕你要离开一家公司,哪怕同事离职了,你也要把屁股擦得漂亮。行百里者半九十,最后一步比前面所有的都重要。
你事情一开始不会做,或是做得不够漂亮没做好,这是可以被原谅的。只要你虚心改进,人家会教你做事,帮你改正提升。
但是人的关系没处理好,给别人印象没弄好,是特别特别难挽回。就算挽回了,你只要再出类似的问题,人家就永远把你关在内心的小黑屋,你在人家心里的印象很难翻身。比如在领导眼里,一旦对你形成“怕麻烦”“怕挑战”“推脱责任”“事情办不好”“不忠心好高骛远”的印象,以后很难把重要的事情给你做。
或是你跳槽的时机特别不对让领导极其为难,跳槽时跟前领导闹得很僵,以后你到了其他单位跟前领导有合作,前领导也会给你穿小鞋。
同事虽然离开了,但也可以把对你的评价告诉别人。别人可能从他口中打听你是什么样的人。你跟前同事在以后工作中可能还会有接触,也可能会告诉你新的机会。所以注意自己给人的印象,也注意关系的维护!!!(节日到该怎么做?一共就几位同事,你还不能处理好吗?约出来看看电影吃吃饭,送送小礼物….你上心,那么人家也会对你上心。多付出和投入)
维持人际关系,不需要很多精力,很多钱。只需要你稍微比别人,多上那么点心。
还有实习生啊。你的实习生很可能以后混得比你还好呢!可能去到跟你有合作机会的公司。平时对实习生好点!
遇见的人,都是资源。有的人啊,连身边每天接触的同事都不愿意帮他,更别说远一点很少打交道的人了。从身边做起,别好高骛远。
你是在一个社会混,不是在一个公司混。处理人与人的关系,没有border。不同的行业,比你弱比你强与你平级,与你竞争甚至搞你的….都要处理好。
别小看任何人。人家手上究竟有什么牌,你不清楚。让人家愿意帮你,愿意托你一把——人心靠你去做。
1:与各行业上游的人采访对话——了解他们职业生涯里思维体系的转变。They are bosses/leaders because they think differently and do differently, not because they are born differently. 作为一个媒体平台,能和什么样思维层次的人对话,能接触到哪些上下游产业的资源,决定了这个平台的价值。单靠写新闻/打一枪换个岗再打一枪,你干十年也积累不了什么!
有没有可能哪一天,你能给一家企业提供非常有效的PR和品牌营销的方案(能够制造新闻热点,制造营销性事件)(这些公司没经验,而你们有经验有策略)?你能帮一家企业(没有媒体平台的资源,不懂媒体运作的公司),提供各大媒体平台的资源(付钱给你们,你们来运作上下游)?
真正让一个人能领导管理得了一群人,是思维想法。而不是这个人穿了什么,银行卡里有多少钱。思维体系的建立、完善、升级,特别重要。如果你没想法,有一天下属来问你,你都说不出什么;有人来采访你、邀请你参加论坛演讲,你都讲不出自己的观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