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谈写作读书
看《红楼梦》学写作:绝对让你开窍的“横云断山法”

看《红楼梦》学写作:绝对让你开窍的“横云断山法”

作者: 叶派小生 | 来源:发表于2017-05-13 10:21 被阅读0次

    横云断山”一词出自脂评,也叫“山断云连法”。指的是有意将本来一体的叙述打断,插进一些其他内容,等处理完了这部分插进去的内容,而后才又继续前面的叙述。

    这样说比较抽象,下面我们看《红楼梦》里的两个例子。

    例一,刘姥姥一进荣国府的时候,向凤姐告艰难的段落。引文很长,熟悉《红楼梦》的朋友可以略去引文。

    引文:

    刘姥姥会意,未语先飞红的脸,欲待不说,今日又所为何来?只得忍耻说道:"论理今儿初次见姑奶奶,却不该说,只是大远的奔了你老这里来,也少不的说了。"刚说到这里,只听二门上小厮们回说:"东府里的小大爷进来了。"凤姐忙止刘姥姥:"不必说了。"一面便问:"你蓉大爷在那里呢?"只听一路靴子脚响,进来了一个十七八岁的少年,面目清秀,身材俊俏,轻裘宝带,美服华冠。刘姥姥此时坐不是,立不是,藏没处藏。凤姐笑道:"你只管坐着,这是我侄儿。"刘姥姥方扭扭捏捏在炕沿上坐了……

    读者往往觉得,这本像生活常理:正说话的时候忽然有人进来打断一下。根本意识不到这是作者有意安排。而且一般的作家,也只会平铺直叙,写完一事再写另一事,不懂“横云断山”法的妙处。

    这样打断着写有几大好处,一是打破平铺直叙的无聊,让文章摇曳生姿。二是有意吊读者的胃口。当读者正和刘姥姥一起揪着心等待凤姐的反应时,作者偏偏把结果先悬一悬,插进一些内容来。这种插入是非常生动的,不像广告插入剧情那样扫兴,反而非常罝兴。

    三是有意借刘姥姥尴尬的处境来观察大贵人家的平常生活小细节,显得新鲜生动。当刘姥姥扭捏不安的时候,读者也跟着她一同扭捏不安。这时没有明确地用刘姥姥的视角看贾蓉借屏风一事,但是暗地里读者自然而然地会产生这种视角。这是最高明之处。

    尤其有趣的是:刘姥姥是来求凤姐的,贾蓉也是来求凤姐的。一个低声下气,一个调笑油滑,相比起来非常有趣。

    四是有时插进来的内容可以巧妙地伏设下文而不露痕迹。

    下面我们再看一例。第四十四回,凤姐协助宁国府时的一个情节。熟悉这个情节的朋友也可以不必细读原文。

    引文:按名查点,各项人数都已到齐,只有迎送亲客上的一人未到。即命传到,那人已张惶愧惧。凤姐冷笑道:“我说是谁误了,原来是你!你原比他们有体面,所以才不听我的话。”那人道:“小的天天都来的早,只有今儿,醒了觉得早些,因又睡迷了,来迟了一步,求奶奶饶过这次。”正说着,只见荣国府中的王兴媳妇来了,在前探头。

    凤姐且不发放这人,却先问:“王兴媳妇作什么?”……

    凤姐去宁国府“上班”的时候,发现有人迟到了,要处罚。作者偏把这个情节打断,中间插了大段内容,都是凤姐“工作”上的内容。等这些活都干完了,凤姐再来发落那位迟到的员工。凤姐的从容,精明,迟到者的提心吊胆,旁观者的暗自庆幸和敬畏,无不通过这一打断显得淋漓尽致。

    学了“横云断山”法后,我们马上就可以学以致用了。

    下面就以一段小文示范一下:

    我进到王叫兽的办公室,把从网上粘贴拼命来的论文交了过去,心里只是打鼓,不知能否蒙混过关。老头接过论文,戴上老花镜,不动声色地翻,不时还闲闲地喝口茶。老半天,看得认真,忽然说:“你这论文是……”

    这时忽然手机响了,老头便又把论文放一边:“哟,杨总,你那项目(略去)……”

    之后正要再翻的时候,忽然又见门外有个女生探头:“王叫兽,有人找您呢……”

    老头便说:“哪位,进来吧……”

    ……

    老头又拿起我的论文,看了半天,神情十分严肃,甚至皱起了眉头,但他忽然轻轻地点了点头:“可以……”

    我顿时暗自长嘘了一口气……

    怎么样?这样写比从头到尾波澜不惊的叙述要效果更好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看《红楼梦》学写作:绝对让你开窍的“横云断山法”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bkxx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