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文章谈到焦虑,大体聊到了焦虑的角色以及我们对待焦虑的态度。但焦虑这个话题可以衍生的角度实在很多,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我们的焦虑程度,往往取决于我们看待自己的方式。之所以想写今天这篇文章,源于我看到一位姑娘的近期自我评价“整个人都已经差不多是个废人”,这句话让我的内心着实沉了一下,也回忆起一些往事。
从很小的时候起,我的母亲对我采取的是“挑刺式”的教育。她常常会告诉我你名次不够高,你穿的不够美,你脾气不够好诸如此类的评价。即使后来在大学整个学院1300人中拿到了以第一名毕业的成绩,她也会问我:是不是你们学校的人都不够聪明?这种原生家庭的环境导致我从幼时开始很漫长的时光里,都活在焦虑式的情绪中,内心有一种隐隐的不自信:我不够好,所以我要更努力,我要赢。
而多年来对心理、认知方式等的大量钻研带来的最大修正之一就是如何自我评价。以前,因为原生环境的影响,我很容易把人生中的某一次事件看的过重,因为害怕失败带来的冲击,在意成功带来的荣耀。这里面其实隐含了一个非常错误的认知假设:单次行为就代表了整体的我,如果结果不够好,那说明我不够好。
这种隐藏的无效完美主义逻辑导致的最大问题就是我们很容易变成一台给自己计分的机器。这台机器的冰冷计分使得我们在意结果,却很难全然的享受过程中的体验。前几天去上Funky Dance体验课,旁边有一位姑娘在舞蹈开始前十分感兴趣的参观场地询问导师情况,但进入试跳环节,她因为跟不上而中途退出,先是在旁观望,很快就离开了。而我,一个同手同脚程度堪比僵尸的人,这次却厚着脸皮玩到了最后,全然不顾自己跳的有多尴尬,并且十分开心。人生很多时候正如舞蹈,单次入场的姿态好不好看不重要,但我们要有一颗乐在其中的心,不要太在意一次两次的丑态,因为跳着跳着,就会找到韵律的节拍。
另一方面,认知学中对于自我认知有一种很有趣的解释,它认为人类对于自身的评价遵循的是Computational View of Self,也就是当别人问我们“你是怎样的一个人时”,我们内心是通过计算一次次事件中我们对自己的看法来得出结论的。所以,我们如何评价自我的方式直接影响了我们的结论。
对自己总是评判,用比较武断一刀切的方式来计分的人,最后往往会形成“我很糟糕”这样的泛化评价,而善于分析和理解自己,不受限于结果,对每一次事件进行复盘推动自我成长的人,慢慢的就很容易形成“我虽然目前哪方面做的不够,但可以通过怎样的努力做的更好”的积极思维。前一种方式,总是容易把不足放大到整体。而后一种,只要长期、有规律的运用这种认知方式,它就会融于我们的大脑中,变成惯性的积极心态。
社会学中的托马斯定理认为:我们对情境的主观解读会导致这种解读成真。换句话说,就是自我预言的实现。当你认为自己整体很糟糕的时候,这种心境的关注点就在过去的大量沉没成本上,并引发重复的情感反刍,像是希腊神话中那个永远推着石头上下山的西西弗斯。你对自我的糟糕判断就真的变成了现实。当你觉得事件本身并不等于你,你会更倾向在每一次事件中寻找可以学习的积极视角,逐渐的推动现实变得更良性。
我特别喜欢积极心理学一个理论,觉得幸福的人往往是和真实世界离得最近的人。自我评价就是我们对待这个世界的解读,积极的评价会让我们区分事实和我的看法之间的差异。消极的评价会把这个世界的情绪化解读当作世界本身。如果真要做一个比喻,我大概觉得很多人看待自我的方式,如拿了一面放大镜,扩大了真实和假想之间的落差。我更宁愿人生是一面寻常的镜子,靠近最如实的那个世界,见己如见人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