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绛先生的书。
风风火火的文化大革命期间知识分子接受改造的过程中一点点小事。

读的时候其实感觉比较平静,感觉就是在读一个平平常常的人的一点点生活琐事,感觉很是平平常常,以至于我读完之后都忘记了我最终读了什么些什么。
但是联想到当时文革期间知识分子收到的侮辱,受到的各种不公平的待遇,再想到当时很多很多的知识分子不忍受辱而选择自杀,就会真正的感受到杨绛先生和钱钟书先生的这种对待生活的一种平静淡然的态度。
性格如水,凡事皆可平淡接受,这种性格需要通过各种人生经验来磨练,而当自己没有这种经验的时候,就通过读书来进行培养就好了。
然后说几点其他的感受比较深的地方。
一.没有书却过不好日子
默存过菜园,我指着窝棚说:“给咱们这样一个棚,咱行就住下,行吗?”
默存认真的想了一下说:“没有书。”
真的,什么物质享受,全都罢得,没有书却不好过日子。他箱子里只有字典,笔记本,碑帖等等。
氛围不一样,时代不一样,选择也自然不会一样。
当年的钱钟书先生不在乎什么物质享受,只要有书就好。而如今的人如果真的面临这样的选择,他们会如此坦然就接收贫乏的物质生活而去关注精神生活,而去求那些沉重的书字典或者碑帖吗?
尽管每个人的选择都是自己的选择,与其他人没有关系,但是有些变化真的是可以看出来的,从一个人的选择可以看出这个人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不要相信所谓的“精神的巨人,物质的矮子”,如果你自己去查看一下就会发现,有精神巨人的人几乎都不会是物质的矮子。与之对应的,物质的巨人往往有些人因为精神的贫乏而被人诟病,被人嘲笑为所谓的暴发户。
可怕的事情就是有人自身无能还洋洋得意。
所以没事的时候就看书吧,培养自己的性格,对所有的事情都有一个比较客观的理性的认识,能更加淡然的人生的各种曲折,面对人生的各种不好的事情。
二. 给人吃了也罢。
谈论到下放时的小狗“小趋”的时候,钱钟书说可能已经被人吃了,现在已经变成一堆大粪了。杨绛说
给人吃了也罢,也许变成一只老母狗,捡些粪吃过日子,还要养活一窝又一窝的小狗……
人怎么活呢?这里的狗和我们人是不是一样呢?是老早的被人吃了,被生活干掉好,还是慢慢的被生活磨平了性子,整天为生计所累,还要养一窝又一窝的小狗好呢?
眼界,选择和努力会决定你是否世世代代与粪为伍或者与肉常伴。
当我们还不知道世界的宽广的时候,我们会认为眼前的大便就是唯一的选择,可是当我们真正的了解到原来世界上还有肉的时候,还会去吃那五谷循回之物吗?
所以,开阔眼界,然后对自己的事情进行选择,然后为之奋斗就好。不要做可怜的狗狗。可爱的狗狗也不行。
三. 杨绛先生?
如今不知为何,女权主义者如雨后春笋,对于我觉得很多正常的事情都会批判一番,她们说我迟钝,我说她们敏感,各执一词,继续自以为是。
今天下午突然想到的这个问题是。我们现在很多人称呼杨绛为杨绛先生。而杨绛本身是女士,这样是不是在表示尊重的时候称呼她为男士,是不是又是对女士的不尊敬啊?
钝感力?可能会让人生过得更加平和一点?
君子之交淡如水,杨绛文章也是淡如水,但是却给人平和恬淡的感觉。希望你也能喜欢这种感觉、
我是李庆文,希望我们都能做一个有趣的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