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想象,号称方圆八百里瀚海的柴达木盆地,骑着骆驼,晃晃悠悠,走一圈,得需要多少时间。
说起柴达木石油开采的前世今生,绕不开一个乌兹别克老人,他叫依沙.阿吉。
他被人们称为,柴达木的"活地图"。他传奇一生,都和柴达木盆地,紧紧联系在一起。
从时间上推算,1954年4月,正是春风浩荡时,一支480多人的石油地质勘探队,从古城西安出发,途径敦煌,然后,分三批进入柴达木盆地。
聘请的第一向导,是当之无愧的依沙.阿吉。可以说,在柴达木,他是大名鼎鼎的人物,有带领骆驼队,走南闯北,在此经商24年的经历。
他走过这里的所有角落。
我想从进门看到的雕塑中,仔细辨认,直觉骑在骆驼上的他,眉目和善,有一种沧桑感,面部棱角,和维吾尔族人,有些相像。
也难怪,当他作为第一向导时,已经是72岁的老人了。
这个年龄,那时候,或者现在,大多已不再出远门,待在家中,享受天伦之乐,而依沙.阿吉,一生都在路上,且早已习以为常。
是他,在那个春天,最先带着勘察队,沿若羌古道,进入柴达木盆地西部的红柳泉地区,开始勘测油气储藏,地质构造。
此次勘察结果,非常令人振奋,发现18个地质构造和9处油苗。
上报之后,国家决定,于次年__1955年6月1日,在西宁,正式成立青海石油勘测局。
多年来,依沙.阿吉老人,在辽阔的柴达木盆地,行程数万里,为石油、地质、公路、铁路、农业、野生动物植物等科考队伍带路,不辞辛劳,被传为佳话。
由此,我联想到,国家一级登山队员陈敏,在敦煌画院,为我们讲述,向导在登顶高峰时,所起的重要作用。
依沙.阿吉老人,生于1882年,1961年因病去世,享年79岁。
青海石油人,没有忘记他的功勋,在他去世后,把他安葬在柴达木盆地花土沟石油基地。
花土沟,离敦煌三百多公里,我想,有机会,一定要去花土沟,去看望这位充满传奇色彩的老人。
有瀚海之称的柴达木盆地,若没有十分了解地形地貌,极容易迷失方向。按照常识,沙海里,戈壁中,最易出现海市蜃楼。
毋容置疑,在柴达木盆地,近六十年来,为青海油气田的发展,壮大,做出特殊贡献的人,不在少数。
那个年仅31岁,为解决卡钻不幸牺牲的钻井队长,人称柴达木"铁人"的肖缠岐。
专家型人才,"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秦文贵。
第一支石油地质勘测队长郝清江。
车轮没有出过盆地的维吾尔人木沙。
把一生奉献给柴达木的高级知识分子、清华学子、石油地质专家陈贲……
这些人,和依沙.阿吉一样,每一个,都可以大书特书,是他们,以及千千万万,奋战在柴达木的石油人,成就了今天的辉煌局面。
他们是丰碑,是不熄的火焰,是大地之子。
让我们永远感念,学习,用他们的精神,滋养我们,用他们的经验,丰富我们。
生而为人,若能像依沙.阿吉老人一样,在广漠人间,走出自己的"活地图",多好。
图片手机自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