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的书是《枪炮、病菌与钢铁》。其实,这本书在年前的时候,就断断续续读过一部分。但是,当时用的是电子书的阅读方式,而这本书对于我而言,需要理解和梳理的地方很多。所以,后来又买来了纸质书,今天就利用假期的时间,拿出来重读了。
今天读的内容是第4-6章,结合目录、前言,再经过详读,算是把整本书以及这几章的内容梳理清楚了,并整理出了这三章的思维导图,便于后期的复习查询。
今天的读书收获,主要有这样几点:
1.粮食生产所引发的各种效应
这本书的名字是《枪炮、病菌与钢铁》,而能够这三个词联系到一起的词,就是“粮食生产”。
因为开始粮食生产,人们开始有了粮食储备,这也就有利于战争中军事的胜利。在人们开展粮食生产的时候,我们就需要驯化动植物。而一些流行病就是从动物身上来的,相信我们最近对这一点有着非常深刻的体会。
这是书中对于这一观点的具体描述:
“驯养动物的人成了这些新演化出来的病菌的第一个受害者,而这些人接着又逐步形成了对这些新的疾病的强大的抵抗力。当这些有部分免疫力的人与以前从来没有接触过这种病菌的人接触时,流行病于是产生了,99%的以前没有接触过这种病菌的人因之而丧命。”
2.粮食生产并不是主动而为之
书中提到,“狩猎采集”和“粮食生产”其实是一种竞争关系,人类在最开始的时候,也并没有明确地判断出孰优孰劣。只不过随着时间的发展,各种因素的叠加,让人们意识到了“粮食生产”的优势。这其实也是一种“优胜劣汰”的过程。
当新鲜事物出现的时候,我们总是难免抱有怀疑的态度。有的人认为是机遇,积极拥抱;有的人认为是威胁,横加阻拦;我们本能地对抗,其实是可以理解的,因为“新的”就意味着跳出了我们的舒适区,我们意识到了不安全。
但历史总在发展,时代总在变化,如何在新事物辨别出是“馅饼”还是“陷阱”,这需要我们的经验,也需要我们的认知,还需要我们的心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