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的记忆里,是月亮的童谣,“月亮走,我也走,我去河边洗洗手...”父辈、祖辈的歌谣,总是在睡前相伴,稚嫩的孩子睁大着双眼,在黑暗的房间,仿佛看到一轮月亮,大大的,圆圆的。
那时的月,照亮孩子的好奇之心,启迪着孩子对神秘的向往。那时就对天上的月亮充满好奇,形状圆了缺了,出没早了迟了,有时候很多天也看不到,月亮怎么这么琢磨不透呀?
长大了,才知道,规律有小有大,小小的规律一时时一天天,大大的规律一月月一年年。
小学时,每年的六一儿童节汇演,都会有同学唱着小白船,纯净的像是童话里的故事。想象着剔透的天宫,桂花飘香,时间凝滞,飘飘摇摇的躺在温暖的怀抱。
长大了,才发现,那么纯净的小白船也可以有其他的打开方式。原来,世间万物都不是只能够带来一种感受,你会有很多次对同一事同一物的不同感受,人们称之为不同视角。有时候,换个视角,世界大不同。
初中的少年,吟诵着东坡先生的千古名篇:“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彼时的少年,青春的悸动,朦胧的憧憬,对未知未来的不确定,平添一丝丝惆怅,一丝丝感伤。
而今而立之年,和稚子一起背诵这明月几时有,是多了一份岁月的沉淀,多了一份对无知的释怀,也多了一份时间给予的云淡风轻。
青年期,知道了很多宇宙的知识,知道地球不过是茫茫宇宙中的一个蓝色点点,一颗小小的尘埃,而月亮作为地球的卫星,更是小到尘埃之下。那时,感知到人如沧海之一粟,犹如浩荡无穷之间生存的一只蚂蚁,曾经无限大的事情,突然好像就小了,就不值得计较伤怀了。月亮带给青年的宇宙观,撑起了青年们的胸怀。青年懂得要敬畏无穷,敬畏未知。
年岁渐长,更明白,宇宙之无垠,生命之渺小,正因如此,也更加感叹生命偶然的神奇,认真生活的意义。大有大的运转,小有小的轨迹,认真的感受小小的当下,就是不负生命的意义。
就这样一路成长,一路感触,时间不同,感触也不同。回想起来,人的成长,好像总与月亮有关联。幼时,月是纯净和神秘;少时,月是惆怅和浪漫;青年时,月是浩瀚、无穷和担当;失意时,月是慰藉;得意时,月是观众;见时,月相迎同欢喜;别时,月相送共感伤。“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是相思的月;“明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是冒险的月;“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是浪漫的月;“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是失落的月;“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是恬淡的月;“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是豪迈的月...
这一轮明月,遥遥的悬于夜空,默默注视着这人世间一切风云变幻。而来来往往的人们,不管如何度过这一生,每个人都怀揣着这颗明明的月亮。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