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记得在上中学的时候看过一篇散文叫《多年父子成兄弟》,里面的内容现在我已经没有什么太多的印象了。但是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我至今还是记忆犹新的。讲述了一个父亲与儿子的那种亲近、温馨、平等的关系。现在仔细想想里面有许多颇具教益的观点。为什么对这篇文章记忆如此的深刻呢?因为我一直都希望和自己的父亲有这样的关系,但是中国的父子关系一般都缺乏沟通,尤其是90年代以前,大多时候是互相心领神会。就这样在沉默中,双方度过一生。临了,回头一看,说是父子,莫若兄弟!
今天无意间在网上又看到了《多年父子成兄弟》这篇散文原来是汪曾祺老师在1990年写的一篇散文。文章从绝顶聪明、很随和、关心“我”的学业三个方面表现了一个父亲的性格特征。第一次看到这篇散文是我还是个孩子,这次我却是个父亲了。其实我还是一个还孩子,第一、在父母的眼里我们永远都是个孩子。第二、应该是一个有孩子的孩子。只有在儿女眼里我们才是父亲。我更希望孩子能把我当哥们儿。
如今我在和孩子的关系方面,也是在努力朝着成为兄弟的这个方向发展,但是由于自己和父亲那一代一直是互相心领神会,一切在沉默中。受此影响这个路走的不是那么的顺利,一个不小心我和孩子的关系路径就会回到父亲教育我的那个路径。
我的父亲是个地道的农民,初中文化。我最佩服的人就是父亲。他是木匠(远近闻名)、是瓦匠、会开车(没有本,但技术很好)、懂电路、会电气焊等。在我的印象里好像没有什么父亲不会的东西,而且除了木匠是祖传的手艺外其他都是无师自通。父亲年轻的时候是个不安分的人,在北京做过生意、做过木匠、贩过牛(那个时候为了省运费牛是从山西那边三几个人敢着回来的,我家是保定)在工地当过工长,也干过包工头。没有赚过大钱但做每件事情都没有失败过。
父亲从来没有打过我也没与骂过我,其实父亲是个很随和的人也是个很开明的人,对我的教育他都是指引,所有的一切都是我自己做主。父亲对我的要求就是,只要不违法乱纪。虽然我现在没有什么成就,但是路都是自己走的,也没有怪过任何人。
我的孩子现在五岁有时候叫我爸 有时候也会叫我“哥们儿”有些人看来也许是没大没小。汪曾祺老师说过:“一个现代化的、充满人情味的家庭,首先必须做到“没大没小”。父母叫人敬畏,儿女笔管条直,最没意思。”
儿女是属于他们自己的。他们的现在,和他们的未来,都应由他们自己来设计。一个想用自己理想的模式塑造自己的孩子的父亲是愚蠢的,而且,可恶!另外作为一个父亲,应该尽量保持一点童心。
我想父亲和儿子关系默契,经过时间的沉淀和岁月的磨砺,关系就一定能像兄弟一样亲密无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