奎屯市一中 叶书媛
2019年,是我从教的第21年了,不知不觉我已经迈入了40岁的行列,也许是人到中年多情思,现如今,常是感慨岁月如梭。
我是很喜欢当老师,也很喜欢和学生在一起。21年应该是带过7届学生了。从教之初,我也是满腔热血,工作起来非常投入,希望我教的学生都能热爱语文,能熟练地背诵课文,默写古诗,夯实基础;能流利地朗读古文,与古人圣贤对话;能在课堂上勇敢地表达自己的意见;能把读书与写作当成自己的爱好。也喜欢拜读大师们的课录,反思,经常研读专业化的杂志书刊,把教学过程中的所思所感行述诸笔端,学然后知不足,渐渐的,我的教学经验在积累,能力在提升。
人总是有惰性的。随着时光的流逝,教材的内容都是教了很多遍的,自以为不需要耗费太长时间就可以轻松应付,钻研的热情降了,努力的劲头没了,再加上日常工作的繁杂,单一机械的重复,还需照顾家庭,料理老人孩子的起居,凡此种种,占用了更多的时光,冲击着火热的心,笔渐渐放下,日记本上落上了灰。其间也有几番挣扎,下定决心找寻已丢失的火热的心,也渐浙淹没在“都已经评上高级了,还那么努力干什么”的话语中。
2019年10月25日,我看到了董老师发出了“寻找写作者”活动启事,启事中说:每天坚持写教育教学日志,可以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进行记录、反思、总结,总结经验,发现不足。一周最少发3000字的文章,若是完成不了,就要移出此群。”启事里的文字充满了感召,鼓励,期待,同时也提出了具体要求。看到此启事,我不禁心潮涌动,这是我多年想做但却没能坚持下来的事,一直遗憾,平时教学的点滴所获,学生的精彩生成,已发生的感人的故事,都因惰性没有记录下来,现在的我能坚持吗?一周3000字呀,完成不了可是要被移出群呀,那可是要丢人呀,想了又想,决定还是要给自己一些压力,突破舒适区,让自己此后的语文教育教学工作更充实,更有意义,所以我进入了此群,没想到在群里有这么多志同道合,文采斐然的老师们,这几天拜读了老师们的文章,收获颇丰,这更加坚定了我的决心。
感谢有你们,让我在迷途中找到了方向,我想,只要开始,不惑之年也不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