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既卑劣,也崇高,这是刘墉所著《你不可不知的人性》里的一句话,表示相当认同。
我觉得我也是一个既卑劣,也崇高的人。
国内传统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其培养目标可囊括为你要做一个好人。在家,你必须做一个听话的好孩子,不然恶言相对,甚至棍棒相加;在学校,你必须做一个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好学生,不然将面对老师和家长的批评与责罚。相信大部分的80后,包括我,都是这么过来的,我身体力行,拿了不少三好学生的奖状。
在象牙塔中,我几乎把这套善恶分明的世界观发挥到了极致,不容许自己有丝毫恶的念头,然越压抑,恶的念头越老是蹦出来。
这种状态出现一个问题,平时以三好学生,好人,善良的人自居,也被其他人这么认为。在与别人交谈时,若突然冒出恶的念头,便会移开目光,为打压恶念头,近乎脱离谈话,破坏一次美好的交流。
要想解决这个问题,追本溯源,不要以做一个好人为追求了,而是做一个有良心的人。接受内心偶尔冒出的卑劣的念头,不去做就是了,行为才真正能表现一个人的品格。
接受自己的卑劣,是阅读《你不可不知的人性》的一大收获,既然是人,不是神,就会有卑劣的念头,并行的也有崇高的念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