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辞
过去和现在的亲人在走动
有的在地上
有的在地下
冷风中开着机动三轮的老夫妇
怀里抱着一团火
或冰
三十年前一声声咳嗽追赶的人
在收过的玉米田里
把一抔黄土守低了
秋风没有破绽
偶尔会疲劳地停顿一下
然后再次愤怒地一跃而起
在爱的记忆消失前,请记住我——读《秋风辞》有感小米读诗:
小米是一浅白的文学爱好者,因为浅白,所以不会写诗,还有很多诗读不懂,更没有一些专业的名词和术语可供写诗评。但文字的魅力就在于无论你是哪一个层次的读者,只要有一颗心,总会有自己感受,哪怕和作者本人写作的初衷大相径庭,也不能完全算错吧。就像曹雪芹没有具体写林黛玉的眉目长什么样,爱单眼皮的就尽管想她是单眼皮,爱双眼皮的就尽管想她是双眼皮的好了,曹雪芹肯定是不会有意见的。这样一想,我就由着自己脑洞大开,感受李山的《秋风辞》吧。
最喜欢这首诗的旋律感和画面感,像一部微电影。先说它的旋律吧,我个人偏好做背景音乐的大提琴——低沉、深情,低调地衬托。可能你一直都忽略它的存在,但直到影片结尾,所有的情节都结束,大提琴的伴奏轰然成为主旋律时,前边所有的若有若无的铺垫一下连成片,感情的潮水也就涨起来了。
先看诗的标题《秋风辞》,清冷、萧条。“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秋风瑟瑟,凉意渗透心间。一支略带哀伤的曲子细细奏响,大幕缓缓拉开:“过去和现在的亲人在走动/有的在地上/有的在地下”。阴阳相隔的亲人似乎和秋风达成默契,借秋风的悲,借秋风的冷,在秋风中走动、会面,甚至相拥。三轮车也不是自己跑的,是秋风吹的……“三十年前一声声咳嗽追赶的人”,分不清是咳嗽声,是风声,还是是标题营造的大提琴的背景声。
“在收过的玉米田里/把一抔黄土守低了/秋风没有破绽/偶尔会疲劳地停顿一下”劳作者默默无闻的一生朴素得像庄稼,庄稼收割了,劳作者躺在了黄土里。大提琴的声音淡了,轻了,几乎听不到了。
“然后再次愤怒地一跃而起”,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是突然明白平凡的伟大,还是又有新一轮的生老病死?已经停歇的曲子突然爆发,苍凉中似乎还带上了一点尖锐……
写到这里我的情绪好像需要一点调整,等脑中的音乐慢慢消散了再来说第二个问题:画面。如果把这首诗比作一部微电影的话,是不需要配音的,人物剪影般的动作足以概括生死。最早的默片因为无声,对剧情和动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造就了卓别林这样的大师,这一点是否和诗歌有异曲同工之妙呢?
前段时间看过的电影《寻梦环游记》有两点我很欣赏,一个是黄灿灿的万寿菊的花瓣引导亡灵归来,借物造境(当然也和风俗有关)。古典诗歌里这一点被很多诗人运用的极为娴熟,对现代诗歌也有借鉴意义,《秋风辞》里秋风就借的好。另一个是剧情上的设计,一个人真正的死亡不是肉体的死亡,而是被人遗忘。哪怕只有一个亲人还记得自己,把自己的照片供奉在灵前,亡灵就不会消亡,就不是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死亡。祭奠是为了不遗忘,是生死之间的交流与问候。用诗歌写下祭奠,本身就是一种祭奠。
当然,这首诗也有我读不懂的地方,比如:“冷风中开着机动三轮的老夫妇/怀里抱着一团火/或冰”。按我单薄的思维只能理解“冰”——哀思。那么“火”又该作何理解呢?对以往美好的追忆,或别的什么?哦!对美好的追忆似乎可以说的通呢!诗歌里有点“骨头”啃啃也是不错的。
在爱的记忆消失前,请记住我——读《秋风辞》有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