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2018-04-18

2018-04-18

作者: 米哈鲁 | 来源:发表于2018-04-18 16:49 被阅读0次

                                                              《无声告白》——读后感

          这究竟是怎样的一本书,看完之后我竟然都不知道该如何去描述这本书,如果让我去说这本书究竟讲了些什么,我不由得词穷语塞,现下且浅浅敲打这段文字叙述它给我带来的感受吧。

            书中主人公教授詹姆斯是一名大学的华裔教授,虽出身贫寒,但好在天赋異稟,从小学习成绩优异,大学进入哈佛大学,并成为一名终身教授,娶了一位美国白人女孩,孕育了三个小孩,这样的生活境遇,在外人看来,家庭美满,事业有成,其实在不少同龄人当中,都已算是个中翘楚了,纵使出身卑微,至少他凭借自己的努力在学习层面上完成个人的一个阶层跨越,但是在书中却看到了很多有关他,有关他的孩子甚至有关他的家庭的一些不为人知的小细节,虽然他从小学习成绩优异,进入一所名声显赫的学校就读,凭借着天赋过人,成功在父母任职的学校,减免了学杂费,但是在同学眼中,他就犹如异类般的存在,华裔背景,父母工作寒酸,家庭的卑微带给他的落差感越来越大,也许正是这种差异的存在,也让他从小就异常敏感,唯有用学习去弥补,但是学习成绩优异却没能消除他内心的脆弱敏感,也许这是他唯一可以用来保护自己的外壳和盔甲了,在与同学比较何物时,至少还有学习成绩可以作庇护。

            与妻子玛丽琳的相识充满梦幻色彩,在第一次作助教的课上,二人第一次相见,鬼使神差的课后玛丽琳去了詹姆斯的办公室,仅是三言两语,玛丽琳隔着桌子吻了詹姆斯,电石火光间的猝不及防,恋爱产生了,玛丽琳—一名美国白人女孩,从小到大,非常优秀,有着过人身材外貌,不乏男生表白,但是内心却一直秉持着要成为一名医生的愿望,当然,她的学习成绩也同样优秀,母亲对她期望很高,一直希望她很成为一个与众不同的人,许是来自单亲家庭,太过缺乏安全感,母亲也希望她通过学习能够拥有自己的事业,并且最好能够找到一名优异的男子结婚,这一切在她进入大学学习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貌似已经越来越接近要实现了。

            但是一切就在那个下午那节美国牛仔历史课上改变了,一吻过后,至此,玛丽琳和詹姆斯迅速坠入爱河,不久,玛丽琳就怀孕了,并不得不暂停学业,在二人的婚礼上,玛丽琳与母亲产生争执,这也是她的母亲第一次见到詹姆斯同样也是最后一次,母亲希望她玛丽琳今后不要为家庭生活所困,可是在玛丽琳心中,母亲一直试图改变着她,可能这个时候,她除了是环抱着对詹姆斯的爱,内心些许也是怀着对母亲的无声抵抗,就这样,两个年轻人表面在不在意母亲的意见下毅然决然的迈入了婚姻生活。

          至此,玛丽琳先后生下了内斯和莉迪亚,詹姆斯也晋升为终身教授,但是故事就在莉迪亚的失踪开始叙述,初读,以为这仅仅只是一桩普通的家庭琐事,莉迪亚可能是因为考试的压力还是家庭的纷争而负气出走,但是随着故事情节的逐渐展开,犹如抽丝拨茧般,一切慢慢浮出水面~

           直到母亲去世,玛丽琳去整理母亲遗物,这期间,她们从来没有联系过,刹那间,玛丽琳心生悔悟,当年中断学业选择结婚,现下终日为家庭生活所困,不可以说她的内心没有矛盾纠结过,此时一刻的她不止一次回想,如若当年继续化学学业,可能今天就会是一名医生,这个念头每每在见到身为邻居的杰拉医生,尤甚。于此,她企图奋力挣扎,独自租了一套公寓,不留一言一语抛下丈夫和孩子,只身投入学习,但是她没想到的是当下的自己已身怀六甲,加之对丈夫和孩子的惦念不如一刀就能切断的决绝,思念日益肆掠,虽然她企图强行压抑,但是快要考试那一刻,生理反应让她难以忍受,最后还是回到了家,这场离家宣告失败。

              母亲的出走看似平淡无奇,但是却已经在内斯和莉迪亚心中却造成了不可磨灭的影响,她们年纪虽小,但是观察和感知能力仍然惊人,母亲回来之后,莉迪亚唯恐失去母亲,“她说的一切我都愿意去做,只要她留在我的身边”,而玛丽琳在决定归家那一刻,女儿的体贴貌似给她带来了无限希望,她表面已经妥协,年少时愤懑不满于母亲对她的挟制,并不想“成为她一直希望的那一种人”,但这下的她已经潜移默化的将自己的希望强加到了自己的女儿莉迪亚身上,“只要你愿意,你可以做任何你想做的事”虽然一直秉持着这样的言辞,但是她却无时无刻的不在暗示控制着莉迪亚好好学习,学习物理化学,将来成为一名医生,她就是在将自己的愿望强加到了莉迪亚身上,却又貌似浑然不知,自认为莉迪亚也会喜欢。

             詹姆斯在儿子内斯的身上又貌似看到了以前的自己,在学校受到排挤,性格腼腆内向,他是不喜欢他的过去的,所以他也害怕在自己的儿子身上看到这样的现象,他在逃避,对,所以他规避一切能够正面与儿子深入交流的机会,在儿子受到周围小伙伴排挤时,他大可深刻安慰并富平孩子 的心结,但是他只是粗暴的掠过去,而且在这个家庭中,大家都密切关注着莉迪亚,没人去真切关怀他的声音,其实内斯心中也渴望被关注,毕竟在母亲出走的那段时间,为了逃避这件事情,他沉迷于对外太空的憧憬,对宇航员、太空舱一切都如数家珍,在这个时候,这是他唯一的寄托了,也说明他是个及其缺乏安全感的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下,其实他也渴望父亲与母亲的关注,虽然他表面装作毫不在乎。

           莉迪亚可能丝毫不知哥哥的想法,在这个家庭中吗,他受到的关注越多,越是压迫,她明明离群索居,但是为了迎合父亲的期待,她装作朋友很多,她明明讨厌物理化学,但是为了迎合母亲的希望,她事事都说好,从来不敢表达自己真正的想法,与此同时,这给她的造成了无比大的心里压力,她与父母从来没有走心的沟通,在这个家庭中,她视哥哥为唯一的依靠,即便没有任何过多言语,但是彼时的她需要依靠,哪怕仅仅只是一个信念而已,这一切在内斯收到哈佛的录取通知书开始变化了,内斯盼望着终于可以离开这个家了,莉迪亚却害怕哥哥的离去,她将会是孤立无援,她的心理防线不禁一击,内斯也从来都没真正了解过莉迪亚的想法,他冷眼旁观于莉迪亚所谓表面迎合父母的那一切,但是兄妹俩其实从来都不在统一战线。

           最后,她的死去犹如一颗重磅炸弹,将这个家庭彻底击垮了,母亲失去女儿,伤心欲绝,但是更多的是得知女儿并不是像她所想象的那样,她没有了依托,一切在她精心耕耘的女儿未来的蓝图,这都只是她的一厢情愿,在这样双重的思维冲击之下,她无心顾及其他,詹姆斯也被击垮了,为了逃避这一切,他与自己的助教发生关系只为暂时麻痹自己,但是最后妻子得知这一切,他们的矛盾彻底爆发了,“你应该找一个更像你的人”,詹姆斯认为玛丽琳一直悔不当初,他此刻的自卑、懦弱与可怜顷刻必现,在这一切,所有的矛盾到达顶点,这个家庭中,一直存在着。

             作为父母,带着从小成长的烙印,詹姆斯出身华裔贫寒家庭,不被认可,自卑又敏感,玛丽琳自小由单亲母亲抚养,一路成绩优异,但是却始终与母亲存在暗自较劲的痕迹,未完成学业就成为家庭主妇让她一直心生悔恨,于此她将愿望转移到她的女儿身上,却浑然不觉,女儿默默承受,最后她的死去,也试图宣告“他们”愿景的破灭,警醒他们可以面对现实了,莉迪亚之前一直循规蹈矩,在另外一个层面,也蒙蔽了他们自己,詹姆斯原以为可以摆脱小时的阴影,自己的女儿如今朋友众多,合群而且又受欢迎,玛丽琳认为女儿成为医生指日可待,哪知道最后才知道原来一直都是他们自己编织的幻觉。

           结局是怎样,文中没有可以描写,但是也不重要了,整本书以一种倒叙的手法描绘,似悬疑小说般步步勾起人的探知欲,一步一步,在作者的引导下,事情重要浮出水面,其实我是不知道该如何准确形容和表达我此时此刻的感受的,序言“我们终其一生,就是为了摆脱别人的期待,找到那个真正的自己”,就是奔着这句话而去,这句话我更想对莉迪亚说,她其实大可对父母说出自己真实的想法,一切压抑在怀,何尝不是压抑了自己,也蒙蔽着父母的双眼,不让他们正视现实



         不,在打下这段文字的同时,突然豁然一点,其实这句话更应该像詹姆斯和玛丽琳讲,他们终其一生,相互结合,孕育了三个生命,这下,应该抛下一切自己的阴霾,正视自己的童年和成长经历,而不是随着日子的照常推进,潜移默化的将不愿面对的强加给小孩,每个人哪没有缺陷,最重要的是正视它的存在,认识到自身的局限性,如果强加给它的意义,就是如序言所讲“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18-04-18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cfbk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