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我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父母的文化水平也都不高,但是,他们对我的管教却很严格。他们相信读书才是唯一的出路。俗话说: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小时候的我总是梦想着有一天可以去到那无人约束自由生活的地方,可以是小桥流水,烟雨朦胧的江南,也可以是纵马驰骋,大漠孤烟的漠北,只要不是这个禁锢了我肉体与灵魂的故乡。
慢慢长大之后,随着上学的地方离家乡越来越远,我也慢慢的走了出去。考上大学,填报志愿的时候,是梦想照进现实的那天,我终于可以选择一个离家几千里的学校,从而摆脱父母的掌控。曾经父母问我如果考上大学了会报考哪个大学,我当时几分负气几分开玩笑的说,我要去新疆,要去石河子大学,一年一年的不回家。看着我脸上的笑意,他们的眼底闪过一丝落寞,却依然含笑的说道,去那么远的地方上学,回家不方便。看着他们无法阻止我飞向远方的无奈,我心里有一种隐忍十年,一朝得势的快感。
但是,真到了填报志愿的时候,我又犹豫了。古人有云,父母在不远游。看着母亲日益佝偻的身体,父亲已经有些斑白的鬓角。当初的那些如雏鸟离巢的强烈渴望渐渐的淡了下来,对这个生我养我的地方有了丝丝的眷恋。最终,我还是选择了济南这个离家只有几百里的城市,来度过自己四年的大学时光 。大学之后自由的时间虽然多了,无奈囊中羞涩,使自己并没有那种说走就走的勇气去面对一个人生地不熟的新世界。
毕业之后,我没有立即去找工作,用父母给的钱终于去到了我儿时梦中想要去到的烟雨江南,先是长沙,然后是广州、南昌、金华,最终去到了南京。十多年后我终于体会到了那种儿时渴望的完全的自由。一个人,在一个陌生的城市里 。因为习惯的小心与谨慎,我避免与陌生的人交流 ,以防自己被骗。工作之余,游荡在城市的陌生的街道上,东看看,西瞧瞧。因为陌生,我甚至找不到一个适合自己一个人安静享受一顿饭的地方。此刻,我感受到的不是自由,是禁锢,是压抑,是孤独,我被困在了这个陌生的城市里。过年之后,我没有再回南京,转而去了大学时的城市。当我再次来到济南这个城市的时候,看着这阴沉的天空,拥挤的街道,熙熙攘攘的人群,听着北方人豪爽的言语,我感觉到的是亲切。在济南,我知道去哪吃到又便宜又合胃口的饭菜,我知道去什么地方痛痛快快的玩,我知道去哪可以在累的时候找个舒适的地方坐着去看街道上来来往往行色匆匆的人群,我也知道去哪可以感受到这个城市高大上的一面。工作之余,我会漫无目的的行走,而不用担心找不到回家的路,我会约几个同学好友去稍微上档次的地方胡吃海喝一通。在这个城市里,我的心中没有了防备,我就像一滴水,融入了大海。
闲暇之余我会想是什么让我选择了留在济南,而不是更加发达的南京或广州。渐渐的我头脑中出现的是那个与我同学朝夕相处了四年的校园,是与朋友曾经逛过的游乐场,是与心爱的人走过的那条马路,是这里的人让我有了牵绊,放下防备,轻轻松松的生活。城市与城市其实并没有那么的不同,笼子一样的高楼,川流不息的车流,来来往往的人群,这些其实在哪一座城市都能看到,而看不到的是城市中我们熟悉的人。以后的日子里我还是会梦到烟雨的江南。在南方的小楼中,点上一根蜡烛,看灯火摇曳,听雨打芭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