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许广标,专注于帮助中小学父母提升解决教育问题能力。
连续每天写一篇文章,为中小学父母赋能,这是第002篇。
今天我的问题是:遇到孩子教育问题,父母要如何选择?
当你回到家,刚坐下来,屁股还没坐热,接到老师电话,说孩子今天作业没写,怎么办?
![](https://img.haomeiwen.com/i14772326/cda8f51cd88fc9f8.jpg)
遇到教育问题,父母两种选择:
A、 想要解决问题
B、 不想解决问题
先来说说常态,想要解决问题的不好:
A1:当父母想着解决问题,就会忍不住着急,陷入质问模式,啥是质问模式,就是审犯人的感觉。开始问孩子怎么回事?你为什么要这样做?这句话很容易给孩子高度压力。
A2:当父母想着解决问题,就忍不住进行评价,贴标签。常见的话语就是:你是不是上课不认真听讲?居然作业还没做,学习态度很糟糕。。。。评价总是会激起孩子的反感。
A3:当父母想着解决问题,即使语气非常温和,也忍不住在听完之后,说上一句,那我们来反思下要怎么改进呢。很多父母即使用民主包装,也往往就是温和的说教而已。
A4:当父母想着解决问题,就容易忽略孩子的感受。
A5:当父母想着解决问题,就在告诉孩子你不行,要按照我的方法来,如果你的方法好,孩子觉得自己很窝囊。如果你的方法不好,孩子觉得你凭什么指导我。这是一个注定失败的局面。
当父母想要解决问题时,基本是无法达到教育诉求的。为何家长的行为是这样的,那就是因为,此刻,家长脑海里的想法是:
有问题必须要解决,不解决会出大问题
这真的对吗?
如何能够升级家长的思维模式,请在这样的时刻,让自己停下来,当你再接到投诉,想要发作的时候,让自己停下来,深呼吸,让大脑换一句话播放给自己:
让孩子自己解决又怎么样?
![](https://img.haomeiwen.com/i14772326/1ba43034b72e634b.jpg)
不想解决问题的好:
B1:父母心态很平和,这是孩子的事情,我们只需要听听他要怎么做。
B2:无论他的想法是什么,我们只是提醒和建议,不需要强制。这就是指导和命令的区别,不需要去干预。
B3:冷静的告诉孩子,这是你的事情,你要自己处理哦,爸妈相信你可以的。然后就可以默默观察了,大胆走开。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这是孩子自己的事情,让孩子学会面对,有面对,才有成长。有犯错,才有成长。
这是孩子自己的事情,让孩子学会面对,有面对,才有成长。有犯错,才有成长。
这是孩子自己的事情,让孩子学会面对,有面对,才有成长。有犯错,才有成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