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法七

作者: 故都的秋2017 | 来源:发表于2021-03-18 10:12 被阅读0次

【六祖坛经】中说,不识自心,学法无益。也就是说不了解自己的心,学习佛法是不会得到利益的。所以学习佛法首先要认识我们的心。而《百法》的重点之三就是帮我们认识整个妄心系统,即八识五十一心所。除此之外百法还有两个重点,分别是揭示无我及诸法唯识的道理。学习《百法》就是帮助我们认识我们的心,及明了诸法之间的关系。比如心王与心所、心法与色法、有为法与无为法等究竟是什么关系。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学习百法就是让我们明了宇宙人生的真相,所以说百法明门论就是帮我们开启智慧的方法。所以百法对我们尤为重要。

本课的第二部分解释了一切最胜故,于此相应故,二所现影故。下面就我做的观察修着重分享一下二所现影故。

二所现影故要说明的是心法与色法的关系即色法是心法与心所法所呈现的影像。换句话说我们认识的对象是我们认识的显现,是由我们的认识决定的。初次接触这种说法我真是头大。作为一个被唯物主义洗脑几十年的人来说,真的无法理解,更不用说接受了。唯物论的一个重点就是物质决定意识。比如说这是一张桌子,有了桌子我头脑中才有桌子的意识。二所现影故所要说明的桌子是我的心及心所呈现的影像这与我固有的观念相悖。

这种说法是世亲菩萨提出来的,又是师父认可的,从皈依的角度来说我要接受,但理智又告诉我,这种没有理性思维的接受是经不起风吹草动的。所以我要在现实生活中去观察体会。以此来验证这种说法到底是不是这么回事。

经过反复思维,我发现我进入一个认识误区,我们认识的对象是由我们的认识决定的并不等于说我们认识的对象是由我们变出来或造出来的,就像师父举的例子,泰山在山东,既然唯识所现,为什么不能让它现在江苏?

我们认识的对象是由我们的认识决定的。还是拿桌子举例,我能看到桌子是因为我有眼识,能看到桌子的形状及颜色,假如盲人是怎么认识这张桌子的呢?他肯定通过身体的碰触或手的触摸来感知这张桌子,所以盲人所认识的桌子与我的认识是不一样的。结合小组共修时果懿师兄举得盲人摸象的例子,盲人摸到了象的尾巴觉得象象蛇,摸到了象的腿,觉得像像一根柱子,摸到了象的肚子,觉得象像一堵墙。因为盲人没有眼识所以不能全面或直观的认识大象。所以盲人对大象或桌子的认识和我的认识肯定是不一样的。想到这一层我就明白了,我们认识的对象确实由我们的认识决定的。它是我们认识的显现。之前哲学课上学过认识的三重境界,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山就是我们认识的呈现,也是由我们的认识决定的。

我觉得我对自己和世界的认识要重新审视,比如说,我之前总感觉我是声闻种性,或觉得学佛太难,因为那些有大成就或往生西方的寥寥无几。其实我对我自己的认识也是认识的显现,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生命的累积使我偏声闻种性,但这不是固定不变的,我现在完全可以发菩提心,积累菩提心的种子。想到学佛太难,是因为担心自己耗费太多精力,假如学佛没成就。世间法又做不好。用功利主义的话说,太不值。我觉得这主要受断灭论的影响,对生命缺乏正确认识。我想即便我今生不能往生,只要内心不断净化,我的生命品质不断地像佛菩萨靠拢,有什么好担心的呢?因为生命本就是无尽的积累。

相关文章

  • 百法七

    【六祖坛经】中说,不识自心,学法无益。也就是说不了解自己的心,学习佛法是不会得到利益的。所以学习佛法首先要认识我们...

  • 2018.7.20日周五诵读内容,22遍

    《七日百遍读经法》 七日百遍读经法,即同一内容读诵100遍,第一天为正读40遍,后六天为串习10遍。七日总计阅读1...

  • 初七

    百度百科中说,中国农历纪年法中每月的第七日称为初七,中国传统新年春节的第七天是正月初七,这个举国欢庆的新春日子,我...

  • D008-4组董瑄-《人生效率手册》读书笔记

    找到目标-七个人物法 七个人物法 第一步,梦想中的人名; 第二步,另外与之经历一致的人名;(百度人物法); 第三步...

  • 【百法明门论】07课 心得分享

    【百法明门论】07课心得分享 大乘百法明门论 第七课 课后感悟 本课法师开示的内容是五位的彼此关系第一部分。 自修...

  • 《百法》

    最近开始系统阅读唯识学的书籍,下图是根据周叔迦先生的著作而画出的思维导图。深感唯识学非常棒!

  • 体得唯识 转识而修

    唯识理论,在原本的理解中,感觉是一套很复杂、深奥、难懂的理论。因为常会有人会说: 学百法,学百法,学完百法...

  • CSS:div平均分几块

    html: css:法一:浮动布局+百分比 法二:行内元素+百分比 法三:父元素 display:table ...

  • 诗词创作 刘坡公学诗百法中,绝句四忌是忌讳什么?

    前言 刘坡公是民国时期的一个文人,曾有《学诗百法》、《学词百法》风靡一时。 在《学诗百法》中,第六十九法为: 绝诗...

  • 百法明门论》修学课之一 心得分享

    《百法明门论》修学课之一心得分享 修学百法的意义(第一讲法义) 一、简介《百法》 1.作者:世亲菩萨,也是《唯识三...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百法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cquc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