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开启了平民科考入仕制度,
每个人在时代背景中的命运浮浮沉沉。
八五四三一成就了苏东坡一生。
八次做自由自在的知州,
经历了五任皇帝与朝代更替,
被贬四次,
三做尚书:吏部、兵部和礼部,
一任两年的皇帝秘书。
再黑暗,
苏轼可以开荒种地,
贫苦生活中值守对生活的热爱!
人生巅峰依然秉持本心,
眼中的所有都在笔墨间穿梭流淌。
后人再读苏东坡,
人生的什么味道都能与苏轼戚戚然。
在我们与苏东坡对话的过程中,
苏轼一次次活了过来。
唐朝为宋朝的发展提供了丰富营养的土壤,土壤的成分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对外交流等。宋朝与以往朝代不同的政治特色是:任何人通过考试可以入仕。这样的考试制度影响了中国近千年,所以说:“学而优则仕”。
通过考试进入到北宋漩涡中的苏东坡,在工作生活中,不忘初心,始终坚持自己的价值观和信仰,而他最底层的思维逻辑是:一切顺其自然,归于生活。所以,他反对王安石变法中对平民百姓的不公的条款,反对司马光全盘否定王安石变法。
苏东坡的政治生涯可以用:8341来总结。他曾经在密州、徐州、湖州、登州、杭州、颍州、扬州、定州做过“知州”。三次做尚书,参加吏部、兵部、礼部。被贬谪到黄州、汝州、惠州、儋州四个地方。曾经担任皇帝的一任秘书两年多,为皇帝起草诏书八百多道。即使遇到最黑暗的乌台诗案,他被投入到面积不大,却有一百多尺的深井中,通过井的深度理解了政治的深度,也没有放弃对自我完整性的思考。
苏轼既到达过常人无法企及的人生巅峰,也跌到了人生的谷底。因为他知道:当一个人置身自己时代的时候,他没办法去改变时代,所以他学着改变自己。在生命的起起落落间,苏东坡始终能够保持自己原有的本色……最懂人间烟火气。
因为喜好喝酒,所以自己酿酒;因为没有钱吃羊肉或者牛肉,只好吃猪肉,并且把它做成了东坡肉;因为没有钱吃到肉,他把生蚝煮了再烤着吃。
因为宋太祖赵匡胤立了不杀文人的规矩,所以虽然四次被贬谪,却没有要他的命;最后要了他的命的是低下的免疫力,遭受当地的瘴毒而把命丢在南返的途中。
因为经济的困乏,为了自己和家人,被迫在黄州的城东一块坡地上开荒种地,自称东坡居士,从而,苏轼有了另外一个名字,叫做苏东坡。
因为喜欢在文字中徜徉,所以沈括拿着他的诗集制造了乌台诗案。也因为这份持续的喜爱,他用笔深情地与这个世界进行对话。山、水石、竹、人、情都在他的笔下流淌,交织,在无意间,争得了那个时代的文坛首席。而我们每个人,也都能从苏东坡的艺术里感受自己的人生。所以,苏东坡也在后人的阅读中,一遍一遍的重新活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