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

作者: 兰花花 | 来源:发表于2022-08-29 07:44 被阅读0次

菊花  唐  元稹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译文

一丛一丛的秋菊环绕着房屋好似到了陶渊明的家。绕着篱笆观赏菊花,不知不觉太阳已经快落山了。

不是因为百花中偏爱菊花,只是因为菊花开过之后再无花可赏。

注释

秋丛:指丛丛秋菊。

舍(shè):居住的房子。

陶家:陶渊明的家。陶,指东晋诗人陶渊明。

遍绕:环绕一遍。

篱(lí):篱笆。

日渐斜:太阳渐渐落山。斜,倾斜。因古诗需与上一句押韵,所以应读xiá。

尽:完。

更(gèng):再。

赏析

这是一首赏菊之作。约作于贞元十八年(802),作于长安。

菊花,不像牡丹那样富丽,也没有兰花那样名贵,但作为傲霜之花,它一直受人偏爱。有人赞美它坚强的品格,有人欣赏它高洁的气质,而元稹的这首咏菊诗,则别出新意的道出了他爱菊的原因。

第一句“秋丛绕舍似陶家”的“绕”字写屋外所种菊花之多,给人以环境幽雅,如陶渊明家之感。诗人将种菊的地方比作陶家,可见秋菊之多,花开之盛。这么多美丽的菊花,让人心情愉悦,其中也有对陶渊明的崇敬之心。

第二句“遍绕篱边日渐斜”表现了诗人专注地看花的情形。第二句中的“绕”字写赏菊兴致之浓,不是到东篱便驻足,而是“遍绕篱边”,直至不知日之将夕,表现了诗人赏菊时悠闲的情态。诗人被菊花深深吸引住了,其爱菊之情,似较五柳先生有过之而无不及。“遍绕”“日渐斜”,把诗人赏菊入迷,流连忘返的情态和诗人对菊花的由衷喜爱,真切地表现了出来,字里行间充满了喜悦的心情。前两句短短的十四个字,有情、有景、有联想,活脱脱地勾勒出一幅诗人在秋日傍晚漫步菊丛、赏花吟诗而乐不思返的画面。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点明了诗人爱菊的原因。这两句以否定句式陡地一转,指出自己并非没来由地钟情菊花。菊花是在百花之中是最后凋谢的,一旦菊花谢尽,便无花景可赏。人们爱花之情自然都集中到菊花上来。因此,作为后凋者,它得天独厚的受人珍爱。诗人从菊花在四季中谢得最晚这一自然现象,引出了深微的道理,回答了爱菊的原因,表达了诗人特殊的爱菊之情。其中,当然也含有对菊花历尽风霜而后凋的坚贞品格的赞美。

这首诗从咏菊这一平常题材,发掘出不平常的诗意,给人以新的启发,显得新颖自然,不落俗套。在写作上,用语淡雅朴素,饶有趣味。笔法也很巧妙,前两句写赏菊的实景,为渲染爱菊的气氛做铺垫;第三句是过渡,笔锋一转,跌宕有致,最后吟出生花妙句,进一步开拓美的境界,增强了这首小诗的艺术感染力。

相关文章

  • 菊花国画基础教学绘画技法教程,不学到来真的是太可惜了

    一、菊花结构解析 二、菊花写意画法简介 三、菊花叶画法 四、露蕊菊花画法 五、白色菊花画法 六、金背大红菊花画法 ...

  • 【国画讲堂】 菊花画法步骤图解

    一、菊花结构解析 二、菊花写意画法简介 三、菊花叶画法 四、露蕊菊花画法 五、白色菊花画法 六、金背大红菊花画法 ...

  • 菊花儿红,菊花儿黄《歌词》

    文/闵仕清 菊花儿红,菊花儿黄 九月菊花遍地香 看见菊花想爹娘 想起爹娘泪两行 菊花...

  • 国画教程:菊花的画法

    一 菊花结构解析: 二 菊花写意画法简介: 三 菊花叶画法: 四 露蕊菊花画法: 五 白色菊花画法: 六 金背大红...

  • 菊花

    昨日菊花鲜,今日菊花艳。 耐得秋风霜,明日菊花残。

  • 菊花展

    今天早上我和爸爸去菊花展看菊花。 我和爸爸去到菊花展的大门,给了票,我们进菊花展去看花。菊花展那里...

  • 菊花谷 . 菊花谷

    婺源大坞山的深处,渡过一条河流,可到菊花谷。 菊花谷在河的对岸,地势略高,你无法一窥她的全貌。她倒像是一位犹抱琵琶...

  • 菊花,菊花种真情!

    菊花又名菊、黄华、帝女花种植地区不同它的名称也是不一样的,大家要知道菊花属于茎草质类,菊花开花以后呢,地面上有很多...

  • 菊花,菊花茶

    昨天下班在门卫旁边,被摆放在那的几只花盆内的菊花给吸引住了,菊花开得正盛,引人注目,让人不得不为它拍上几张美照,同...

  • 菊花展,菊花残

    菊展 人闲菊花瘦,日暖落叶愁。 往来千百朵,不似故乡眸。 上月开始的菊花展,之前去过一次,...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菊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cshn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