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从填报志愿到独立选择
高考填报志愿为什么来女院?
四年前收到的录取通知书内蒙古的生源,报志愿是在网上填报,在规定的时间截止点之前是可以随意调换志愿的。例如459分,属于450~500分数段,填报志愿的截止时间是15:00,意味着填报志愿当天的15:00之前可以随意调换更改志愿。但是15:00一过,官网由高到底发布每个学校录取分数线的最高分和最低分,再对比一下自己的分数,就知道是否被录取,后期审核档案没问题就是最终的录取结果。
我的分数填报志愿截止时间点是当天的15:00点,在14:00之前,并不知道国内还有高校以女子学院命名的学校。
14:00一过,之前意向报考的几所院校都已经报满,而且录取分数都比我高。当时,不愿意换专业,一心想报考工商管理,所以决定先选专业后选学校。抓紧最后的一小时时间,看着14:00的录取分数线从底到高筛选目标志愿,看到山东女子学院,有目标意向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打了电话咨询说要男生,决定作为自己的第一志愿,另外选了一个保底的学校和专业。15:00点一过,对比了最低分,在里边,问题不大。后来就来了女院读大学。
过了几天,发布录取结果,同学之间相互问候。同学W说:看你,说出去读大学就出去了。再看看我,从提前批,一本,一本补录,二本,转了一大圈还是留在了内蒙。我无奈地回答,要不你来女院,我去你的学校?同学W是女生,理科,分数远比我高很多。
四年时间,一晃而过,写下这篇文章,是在女院待的为数不多的几天日子里。最近大学同学们都忙着毕业,忙着找工作,又同样面临着选择的难题。舍友调侃道我,你看乐乐,说去广州工作就去广州,我们都不知道毕业后自己能做啥。
关于选择,别人给你的都只是些建议,最后做决定的还是要靠自己,要靠自己判断来做出选择。
在工作中,选择也无处不在。一次公司开会,我唯唯诺诺地说了句:关于XX决定听从大家的意见。旁边的同事提醒到:现在你是项目负责人,我们应该听你的安排部署,而不是我们在这里指挥!
做自己的负责人,别人说的都是建议。
从小到大,学校里老师经常教育我们:不要去小河边玩水,那里危险,要对自己负责!不要逃课,不要和别人打架,要对自己负责!考一所好的大学,对自己的将来负责!
大学四年,让我意识到了对自己负责这个概念!自己的决定,别人给的都是一些参考意见,最终要靠自己的判断去做选择,即使错了,后果自负。
毕业了,再把这几个字送给你:从选择开始,学会对自己负责!
02
从不断试错到选择方向
来女院读书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一场说走就走的骑行关于心理落差,肯定是有的!理想大学与实际之间的差距,随着时间的推移也只好坦然接受,与此同时,时间也在改变着我的那些不靠谱的想法。
幸好,大学四年,一直都有保持记录和写作的习惯,所以过去的那些时光记忆都历历在目。
整个四年,分为两段,前两年,后两年。前两年的主要时间花费在学校里,后两年则把主要精力放在实习和工作上。
如我所愿,女院并没有将我的思想束缚在一个圈子里,相反我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和外界接触,尝试探索更多的可能性。
回顾四年的大学生活,可以用一个字来形容,全!
整个经历并不能说完美,但能够给我留下回忆的事情已经让我足够满足。
学习该学的专业课程,毕业后工作继续从事相关专业,人力资源和互联网的结合,工作还算满意;掌握该掌握的工作技能,大学四年读了一些书,也有过一段说走就走的旅行;谈了一段不好不坏的恋爱;除了学校里,也积极地在网上拓展自己的兴趣圈子。
大二的时候,看了一些书,接触了一些人。这让我感受到一些新的思想,与此同时,也打开了我的视野。
有一本书《社群营销》,这本书是在08年引入中国出版,很精炼的一本书。作者在结尾写到,非常喜欢飞机从纽约上空降落,因为在机舱内可以俯瞰整个纽约,任何一个角落。在去年2015,社群营销这个词在互联网圈子火爆起来。对比感受一下这个差距,被作者超前的思想所折服。
站在毕业这个视角,回头俯瞰过去的大学四年,我发现学习的知识从来都不是无用的,在未来的某一天会发生一件奇妙的事情,那就是知识在某个节点突然碰撞,喷发出意想不到的神奇结果。
在学校读书期间,学多了我们会有这样一个疑问:学了这么多东西,究竟有什么用?
的确,在考试结束后全部还给了老师!也有过来人,和我们这样说:书本上的东西,在社会上没多大用!的确,有用的人早该用起来了!
例如在写文章时,写了一些突然不知道该怎么写下去了。没有写作灵感,就去图书馆找了一些专业书籍拿来看,一边看一边画思维导图。
某个晚上自习时,一抬头时间也差不多了,收拾东西回宿舍,一出门,感觉到一股力量,砰~,顿时感觉豁然开朗,写作灵感源源不断涌出。
随着人生经历的增多,这些看似没用的知识和经历,终会在某个节点碰撞冲击,最终炸裂出各种可能性。能否实现自我的成长与改变,其实也在于你自己,是否真的有感受这大学四年的变化,以及认真对待大学四年的每一天。
为什么要提供一所大学?读大学的意义在哪里?
我的思考是:为成为一个更为「独立」的成年人提供成长的土壤。四年的时间和精力,能否助力自己成为一个独立的成年人,也在于你是否有种下一粒成长的种子,并且愿意持续地浇灌幼苗让其成长起来。
感谢大学四年,赋予了我更多的时间,去尝试,去思考,去读书,去行走,去体验,去感受……
四年所有的经历,从试错到寻找方向,从分散到聚焦,从聚焦到兴趣,从兴趣到工作,从迷茫到专注于做事。
03
从学校走向职场
每个阶段的成长,都是一个不断清零和不断重新上路的过程。
一年前,南下广州实习大学毕业,此时此刻,我更为担忧的是明年现在的自己究竟是什么样子的?更担忧一年的日子结束后,碌碌无为。
毕业季在一起吃饭时,最近新上岗的同学,谈起最近一周的工作状况,他说工作流程已经熟悉了,感觉有种混日子的样子。
大学毕业进入职场,希望不要重新走这样一条路,拿大把的时间去混日子。
也希望能够从过去的经历中,学得一些新知,给职场大学指引一个方向。借此,给一年后的自己三条建议:
建议1:利用好现有平台让自己成长
请假回学校处理毕业事务已经有一个多月了, 最近得知,公司的两位同事离职,又有两位新同事入职。每个平台的特点,以及每个人的适应性、工作能力等都不同,没有绝对的合适,只有学会权衡去培养适应性。
刚刚毕业的应届生,如何利用好现有的平台来提高自己?
不妨转变一下思维, 从培养自己的视角来做事情,而不是从雇佣关系的思维来看待自己的工作。
建议2:业余时间培养兴趣爱好
一个人在外打拼,注定是孤独的,下班的时间如何安排?更希望自己把时间花在培养兴趣爱好上。
有没有时间其实是相对的。会利用时间的人,总可以把自己的生活安排得井然有序。
最近回学校的一个多月时间,除了帮忙处理学校里的事情,其他大把时间我常常去两个地方,一个是图书馆,一个是健身房。业余培养兴趣,把时间浪费在这些方面,一方面可以充实时间,另外一方面可以为自己增值。
让自己的业余生活有更多可能性。而不是去刷手机社交软件或者是用看电影来消遣。
下班后,卸下工作中的角色,转换为另外一种角色,置身于另外一种场景里,去获取新的能量,补给精力。
建议3:在网上分享专业知识,连接高质量的圈子
大二时候,有幸接触到秋叶老师,跟着老师学习PPT,在微博上积极互动,后来邀请进69核心成员群,再后来自己不努力被踢出来了。
这个事情是一个很好的寻找机会的例子,在网上做分享积累,主动勾搭网红,可以为自己争取一些机会。
机会来了,能否把握住,还要看自己的能力。
以上文字,仅以此献给我的大学四年,用一篇长文总结画上一个句号。
再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