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人想读书,但会有下面四个方面的问题
1、我们没有时间挑好书
2、我们没有精力读完一要书
3、我读书是为了解决心灵困境,情绪上的烦恼
4、我一个人很难坚持下去
我开始把我每个月领读的书分享出来
思想是最美的生活,于有价值的书中才有最美的思想。
整个人生都是一场自我教育,阅读是实现自我教育最好的方式。
我们是一个读书的群体,平均一月分享一部好书!
分享方式:每周一至周四早上七点,在微信读书群语音结合文字的方式分享每一章的精华。
当前正在分享书籍 《当下的力量》
首先,作者指出,我们人类受苦的根源是来自于我们大脑的思维。思维其实也不是问题,问题出在我们无法控制我们的思维,反倒成为思维的奴隶,成为自己“强迫性思维”的受害者。别人已酣睡,自己还在痛苦纠结、自我折磨,你只是没办法控制自己,停不下来。
大脑的思维不但在日常生活中,制造我们的痛苦,我们人类最基本的存在性焦虑和永远在外在世界无法寻得满足的肇因,都来自于大脑的思维。
如何解决如何应对?这取决于你与这本书的机缘,但最开始的机缘是你是否认真翻开这本书!
张德芬提示:这本书,不能用大脑来读。在读的时候,从你的灵魂深处去感受那个似曾相似的感觉,去体会那个“看到真理就顿悟”的内在智慧,在字里行间去感受那个震撼你心灵深处的能量。
友情提示:这是一本烧脑的书,有人评价极高,有人评价不知所云。我觉得,没有一定的佛法基础,《道德经》基础,确实很难体会到这本书的好处。整体而言,能把难以言述的内在体会以如此流畅的语言、精妙的比喻呈现出来,就已经是一本好书。
首先,作者指出,我们人类受苦的根源是来自于我们大脑的思维。思维其实也不是问题,问题出在我们无法控制我们的思维,反倒成为思维的奴隶,成为自己“强迫性思维”的受害者。别人已酣睡,自己还在痛苦纠结、自我折磨,你只是没办法控制自己,停不下来。
大脑的思维不但在日常生活中,制造我们的痛苦,我们人类最基本的存在性焦虑和永远在外在世界无法寻得满足的肇因,都来自于大脑的思维。
启发:这本书是从哪个角度来启发我们的?有没有想过“我”不是我,我可以观察“我”?
如果能结合《金刚经杞记》,那此书收获甚大
第一章 你不等于你的大脑
核心思想:你的思维,你所以为的,不等于就是你!
需要思考的问题:什么构成了自我感觉?我所以为的“我”是我吗?有没有人认真的想过“我”在哪?
开悟最大的障碍
乞丐的案例告诉我们:手捧万两黄金,四处追求财富。我们人也是,一个转身,大彻大悟,身难转,证道更是一千年。
这个转身的第一要义不是征服外界来解决自身的痛苦!是把自己认同的那个“小我”慢慢涤清出场,就需要有一个“空中的我”开始观察日常生活中“程序模式”的我。
开悟:它其实就是一种简单的与存在合一的自然状态。是一种可以清晰的看见自己在做什么的状态,从感受层面,这种状态超越了生死恐惧。几乎矛盾的是,它其实就是你自己,然而它比你更为伟大。它找到了超越你名字和形象的真正本质。
对本体的觉知的失而复得,并保持这种觉知的体验的状态就是开悟
如果你不能感觉到这种联系,你会把你的思维感受当成是你自己,你的内外部的恐惧、冲突和矛盾就产生了。
开悟不是专为佛而准备的,人人具备开悟的一切基础条件。
你用存在这个词,你能解释一下它的含义吗?
存在不可靠心智去理解。不可靠文字去言传,一言传,文字带给人的误解,文字因你的大脑基础,所生成的画面,就可能把你带偏。
去想像这样一幅画面:你的思维处于静止,某一个时刻,没有批判,就是那样注视,比如在人群中,在湖边,在深夜一个人孤独的躺在床上。你就是那样存在着,看见了自己,也真正感受着整个世界,最重要的,你没有任何批判。你像冷漠的宇宙在观望着众生包括所谓的“自己”。
“存在”或“上帝”或其他任何文字都不能诠释这个词背后的无法言传的意义,所以重要的是这个词对你体验你内心的存在是一个帮助还是一个障碍。它所指向的是否是超越它本身意义的先验的现实,还是它太易于理解,而成为人们一种信念或一个偶像呢?
(注意文字的局限性)
体现“存在”最大的障碍是什么?
答:人无法停止思考,人还在认同自己的思考。“我思故我在”一个最基本的错误是:将思考视为存在并且认同于思考。
人们对死亡的恐惧:来源于能够思考的我结束了。可见人们对自己的思考是多么的认同!做鬼都愿意,但是不能没有思考。
打个比喻,如果把你的像貌和明星换一下,你可能愿意,如果说你的思想也换成明星的思想,你自己的思想没了,你愿意吗?
你会发现你真正最在乎的是什么,外貌变美都是为最根本的“我”服务的,这个我是基于思想的,可要是换掉自己的思想,不寒而栗了,因为自己深爱的“我”没有了。
思维认同创造了一连串阻碍所有真正关系的概念、标记、意象、词语、判断和定义。(夫妻,导致概念:彼此拥有,彼此忠诚。有彼此忠诚就有彼此背叛的概念产生,导致痛苦的产生。
领导,就有尊卑概念,就有下属必须服从的概念,就有不服从概念的产生,就有不能接受的痛苦(斯坦福监狱的案例),最重要的是,你对这一切天经地义的认同。有了这种认同,永远不可能达到“存在”的状态)
_————————————————————————————
学佛法:学佛法最为精要的是“见性”部分,但现在人们在轮回、前世今生、烧香磕头上打转转,虽然可以理解,佛祖心中也只有苦笑的份。谁知道“众生愚痴”道出了多大的一个无可奈何!
思维是一个工具,它当然有用,比如解决问题生存。但工具有时候会掌控你!
你自问:无论何时,你可以停止你的思维,停止使用这个工具吗?你找到停止思考的按钮了吗?
如果答案是不,那说明,思维这个工具已经掌控了你。
但你太熟悉太习惯了,浑然不觉,而且你认同思维就是你,就是那个本身。
(《黑客帝国》最好的诠释了这一点,躺在那里睡觉,是机器人程序在模拟一个世界,自己以为那就是真实的自己。我们每一个人都像躺在营养液中的人,等待某种唤醒,当然,你也有可能根本不想清醒。)
当你开始观察你这个思考者时,一个更高层次的意识就开始被激活了。
脑海中有好多声音在评论、推测、批判、比较、抱怨、选择好恶等(《神探》:坏人有七个声音,好人也有二三个声音,人人都是不同程度的分裂症患者,电影<致命ID>更是)
许多人在大脑的折磨下度过一生,任由它攻击、惩罚、并耗尽生命的能量。这是数不清的灾难、痛苦、以及疾病产生的原因。
特别注意关注那些重复性的思维模式,那些多年来“缠绕”你的“旧唱片”。当你在倾听那种声音时,不要去做任何判断。如果有谴责,意味着同样的声音又会从后门乘虚而入。
负面思维会丧失它的力量而很快消散,因为你不再通过对思维的认同而为其注入活力。
冥想的本质:除了“观察思考者”之外,你还可以通过将你的注意力集中在当下这一刻,而在思维中创造那种空白。就是全神贯注于当下的时刻。这种方式,可以将意识从思维活动中引开,并创造一种无思维的空白。在这种空白中你高度警惕,注意力高度集中,但是你没有在思考。
日常生活中无时无刻不可以练习。
某天,你可能会发现你在冲着你大脑中的声音微笑,就像你冲着孩子调皮的动作微笑一样。(顽劣的孩子惹毛我,孩子会开心的大笑;不为所动,平静温和关注,顽劣的孩子无趣退远)这意味着你不再认真地对待你思维的内容,因为你的自我意识不再依赖它。
难道思维对我们在这个世界上生存来说不是最为关键的吗?
大脑思维只是一个工具,处理完任务就应该休息,但由于思维的运作障碍和消极的本质(为什么消极,《真实的幸福分析过》),大部分思维都是有害的。实际上强迫性的思维是一种上瘾症。其特点是没有可以停止的选择,它甚至比你还强大。它同样给你一种错误的乐趣,而这种乐趣会最终变成痛苦。
为什么会对思维上瘾呢?
因为你认同思考,你从思考的内容和活动中获取自我的感觉。
小我:在你个人和文化环境的制约下,你在脑海中勾勒出了自己的形象。我们把这个虚幻的自我称之为“小我”,小我由思维活动组成,只有不断地进行思考它才能生存。一个错误的自我,它是我们无意识与思维认同而产生的。
对小我来说,当下时刻是很难存在的,只有过去和未来才是重要的。
小我尽力使过去发生的事情复活,因为如果没有它,你将会是谁?
它也会把自己投射到未来:某天,当这个、那个或其他的事情发生时,我就会很好、很幸福,也很平和。小我不停的后悔或痛恨过去,又不停恐惧将来,如果不这样持续性的思考,“我”在哪里?
(痛苦的腿能让我们感受到存在,痛苦的小我也能让自己感受到存在,所以,不停的痛苦是自我存在感建立的需要)
我不希望丧失分析以及辨别事物的能力,思维是我们所拥有的最为贵重的天赋,没有了它,我们将沦为一种动物
答:思维只是意识的一小部分,如果没有意识,思维将不复存在,但是意识的存在不需要思维。
开悟意味着超越思维,而不是下降到思维之下属于动物或植物的层面。
在开悟的状态,你仍然可以在需要的时候运用思维,并且更为集中,更有效率,更有创造性,因为没有了过去思维的羁绊。
思维在本质上是一种求生的机器。攻击、防范其他的思维,收集、储藏和分析信息——这是它所擅长的,但这些不具有创造性。最伟大的科学家,都声称他们的创造性突破来自于无思维状态。绝大部分没有创造性的原因来自于他们不能停止思维。
情绪:身体对思维的反应
你被你的思维、喜好、判断以及分析控制得越多,也就是说你的观察者意识越少的话,你的情绪能量的负荷将会越强。
思维存在于你的大脑里,情绪却具有强烈的生理成分,所以你可以在体内感觉到它。
观察的时候不要分析判断,观察和感受就行了。
思维和情绪之间相依为命:思维模式调动情绪,情绪的振动频率又一直为思维模式注入了活力,两者如饿狼相互舔舐,让负能量越来越高。
思维看起来在努力摆脱这种痛苦,但越如此,痛苦越深。你不能跑步,但你非要通过跑步来提高身体质量,跑得越多,伤痛越大。
(思维的努力往往是批判,批判会认定自己是受害者,那就持续痛苦了)
那积极的情绪,如爱和喜悦,是什么呢?
他们是与你和本体相联的本性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当思维空白出现时,感受爱、喜悦、或短暂的宁静都是有可能的。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只有当感受到极大的美感、体力极度的受到挑战,或极度恐惧时,才能引起思维的暂时失语。
爱、喜悦与平和是深刻的存在状态,或是内心与存在联结时的三个方面。在这种状态下,它们没有对立,这是因为它们都源自于思维之外。但情绪则不同,它属于二元思维的一部分,受制于对立法则。(诸漏皆苦)
所以,在未开悟的、与大脑认同的状态,我们称为“喜悦”的东西,只不过是痛苦和欢乐轮流交替时短暂的欢乐而已。
我们通常称为爱的东西可能是一种短暂的欢乐和兴奋,一种沉溺性的需求,瞬间就可能反转。
佛陀说要摆脱痛苦,就必须摆脱欲望?
答:所有的欲望都来自于思维在外部环境或未来寻找拯救或满足,以代表存在的喜悦。
只要我有思维,我就会有欲望、需要、执著、厌弃等,离开了这些就不会有“我”的存在。
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我渴望得到自由或开悟,那也是在未来寻求满足或完整的一种渴望。所以,不要用劲努力地解放你的欲望或试图“达到”开悟的境界。
(要求自己没有欲望是一种不自然的状态,执著于欲望也是一种不自然的状态)
你的痛苦有两个层次:一个是现在产生的痛苦;一个是过去产生的,但现在仍遗留在你的思维和身体内的痛苦。
(陀斯妥耶夫斯基)
你们一定会向我嚷嚷(假如你们还肯赏光向我嚷嚷的话),这里谁也没有剥夺我的意志呀;这里大家关心的只是怎样才能使我的意志自觉地与我的正常利益,与自然规律和算术取得一致呀。
“唉,诸位,当事情发展到运用对数表和算术,当人们只知道二二得四的时候,这时候还有什么自己的意志可言呢?即使没有我的意志参与,二二也是得四。所谓自己的意志难道就是这样吗!”
欢迎加入自我教育QQ群: 365247146 入群验证:自我教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