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刚好有机会能够来到欧洲学习,又非常喜欢码字,所以,想借这样的契机,写一些系列的文字。“欧洲独白兮”,不谈套路,只写感受,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不一样的感受。
一座城,想要告诉你的,你总是能够看到。穆夏就是布拉格想要告诉你的。
初到布拉格,随处可见穆夏的画作和名字,作为一个在绘画技术上学艺不精的女子来说这是痛苦的也是幸运的。

痛苦在于,在遇到各类美丽的画作的时候,我只能惊叹画家的技艺以及风格,但是却没办法从自己的知识库中迅速调取他的平生和任何相关背景内容。
幸运在于,我可以完全不在意作者名满天下的光环背景,纯粹的去欣赏,去喜欢。另外,也为我提供了从被吸引的那一刻开始了解他们的机会,而不是像之前,基于考试,学习技艺的功力角度出发。
脚步踏上布拉格的石板路的那一刻,就像韩晗《布拉格之夜——一个作家的蜜月札记》里面描述的一样,似曾相识。小时候,在柏油马路还没有如此盛行的时候,家乡市区路就是这样一块块的石板路。
老城广场是一处喧闹的旅游胜地,分布着泰恩教堂,天文钟,市政博物馆,火药塔等景点,都是非常值得去的地方。都说欧洲一个包容性非常强的地区,谁说不是呢?在这样的喧闹的广场上,有来自世界各地的人。在这样的喧闹的广场上,在众多酒吧中,藏匿着一间宁静而让人惊讶的场地。她或许是一座美术馆,或许只是一个私人的收藏展览室。但是,不论怎么样,你能够在这里邂逅真正的穆夏。
对,就是他,Alphonse Maria Mucha!
这里展出了这位捷克国宝级大师的大量原作!连当时他设计捷克货币的草稿都在。看到他的画,你一定会觉得非常的熟悉



但是,让我惊讶的是这幅画。这幅画,完全没有穆夏成名作风格的任何痕迹,看到这幅画,就像是一代伟人的日记,它清晰的反应出,在成长过程中的阶段,尝试,试错,积累,改变,成长。相比他的成名作品,这些反而让我更有感触。

下面是一段浓鸡汤
曾经开始学习画画,是为了考试而不是因为喜欢,不是因为她美。我目之所及的都是靠艺术讨生活的人,最著名的观点就是:学了画画,两条腿走路。
这似乎成为了很多艺术生开始画画的目的,于是,看到的更多的是技术,怎么画的好看,如何在高考的中拿到高分,如何抢眼球。我们不会关注艺术家的成长,只会关注他的风格如何的与众不同,标新立异,我们如何借鉴。缺少对艺术史的研究与体会,也就变成了没有内核的行尸走肉,形式主义。所以,这也是我痛苦的地方,趁这个机会要好好补课
我们都会经历迷茫,大师也一样,他们经历的迷茫、挫折、痛苦以及思考都可以从他们早期的画作中真切的体现出来,但是不同的是坚持,积累,思考与改变。
在维也纳,我看到了克里姆特的素材本,简直震撼,比原作还要震撼(因为不能拍照,所以买了他厚厚的画册)。速写本中,清晰呈现了为了创作,他所手绘的大量希腊壁画素材,非常精致。一副成名作可能需要2年,但是积累却需要10年。
其实事情都是相通的,在《股票作手回忆录中》杰西·利福莫尔也清楚的提到,面对失败,面对市场,恐惧是人的天性,积累,思考,控制,克服恐惧,使他在投资生涯中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虽然其人生最终由于种种原因,结果不尽人意。
“投对的人比投资对的项目更重要“这句话我想,背后大概反应的也是这样逻辑。对的人,不是在商业上永远创新,而是在困难面前能够坚信总有办法,想办法解决问题的人,是坚持的人,是厚积薄发的人……成长与成功就是这样一步步走来的。
另外,关于在大师的原画中,我还看到了“细节“。有追求的人非常注重他关注的事物的细节。一副画作总有值得深究的细节,如同一个公司,总有一套缜密思考后设计出来的管理体系,一切你所能看到的,所呈现出来的体系,都有背后的逻辑。一个爱美丽做时尚的姑娘,就会特别注重自己搭配的每一个细节,而每个细节也都会有背后的故事。比如,口红,她能够道出其背后的品牌故事,颜色特质等。
在历史的故事中,你总能找到你的影子,也能找到相似的孤独与挫折,所以,不要怕,勇敢向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