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教育部等11个部门共 同发布了《关于推进中小学研学旅行的意见》,有力促动了研学旅行活动的全面开展。两年来,笔者契合乡土地理实际践行研学旅行,探索与中学地理研学旅行相关课程资源的开发与整合,有了初步的经验和体会。鉴此,我们认为,开展地理研学旅行实践活动,需关注“四个度”。
1、拓展知识的广度
研学旅行的广度即知识的广度,是学生运用地理学科知识付诸于生产生活实践的过程,是尝试地理学科与其他相关学科间融汇贯通的重要体现。将学科理论知识付诸于实践进行检验,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与积极性,深入挖掘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促动其自觉地发现问题、思考问题与解决问题,有效强化了学科知识的内在联系,有益于学科技能、核心素养与价值观的形成。
同时研学旅行广度还包括学科外的延伸,教师力求打破学科壁垒,引领学生走向地理学科知识的边缘,延伸知识,走向知识的多元化;让学生在多学科知识领域进行交叉辐合、融会贯通,以及求质求真的实践探索体验。
在红色研学实践活动中,我们要落实地理学科知识学以致用的理念。延伸历史学科关联知识,突显 对革命先烈的缅怀及优良革命传统的传承;拓展政治学 科关联知识则突出青少年学生爱国主义的高尚情操及无 畏艰苦、努力奋斗的精神品质教育。
2、探究思维的深度
研学旅行的深度即思维的深度,主要有思维梯度和思维展度两方面表现。
其一:问题设置的思维梯度, 思维梯度应契合实践情境,循序渐进,有的放矢设计研学问题,便于研学旅行活动中,在问题的引领下,学生依托客观真实的情境层层递进推理,缜密思考分析;
其二:情境迁移的思维展度,思维展度突显在应用地理知识原理规律的基础上跨越式发展其认知的过程,通过举一反三,学以致用,实现地理学科思维从某一情境到另一新情境顺畅地迁移,在研学旅行的实践活动中深刻领会研学的深度、 感悟深度的研学。
例如茶文化研学,让学生了解茶生产的发展历史与生产现状特点,认知茶的自然生长习性,以及领悟茶文化的相关内涵价值,明确茶产业于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
可探究问题举例:
(1)从气候角度说明某品种茶品质独特的理由。
(2)简述某品种茶种植的有利条件。
(3)以某品种茶产业的发展经验,阐述其对我国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启示。
(4)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为某品种茶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提出合理建议
3、提升实践的效度
研学旅行的效度即实践的有效性,主要包括实践的效用和效益。
研学旅行的效用强调的是实践活动本身对目标的吻合性与达成程度。地理新课程标准强调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明确表明地理学习与地理环境的密切关系,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并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奠定坚实基础,为学生的终生发展提供有益的帮助。
研学旅行之效益明显存在个人与社会之差别,个人的效益即通过研学实践活动达成教学相长的效果,落实课程标准,提升学科的素养;社会的效益即地理学科理论知识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能够切合实际指导生产实践活动,推动生产力发展、社会进步,同时亦促进地理学科的自身发展完善,研学旅行知行合一,相得益彰。
4、推进研学的高度
研学旅行的高度即实践的发展性,体现于学科素养与价值观两大方面。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人地 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
同时研学旅行实践活动要注重对价值观的引领,让学生在生产生活真实情境中,通过自主合作和探究学习方法方式,学会 对问题的思考与判断。
例如在某钢铁厂研学旅行活动中,学生切身体验中国制造的非凡能力和亲眼目睹中国制造的伟大魅力,感 受认识中国制造业发展形式及具体内容。了解钢铁厂的发展历程及现状特点,通过参观活动,身临其境体验炼铁炼钢的流程,教师善于引导、循循善诱,多予启发启迪,将工业生产的感性情境认知转化为理性的地 理知识原理规律,提升地理学习的技能,丰富地理学科 的素养。
从钢铁厂的生产实践中,认知经济效益、 社会效益的同时,关注到生态效益的重要性。炼铁炼钢 等重工业部门容易造成生态破坏,产生环境污染,则产业应升级、结构要调整,加强促进与钢铁产品下游用户 的战略合作,提高市场的应变掌控能力,把钢铁等重工 业企业推向全方位、多元化的发展高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