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说起“三河董氏”,就不能不提寿光的这几条河流。
寿光比较大的河流基本在寿境东部,比如尧、丹、弥、溎。
尧、丹、弥、溎、是寿光的四大河流。
这四条河流中,尧河因上世纪六十年代初修建“纪台平原水库”而改道丹河。也就是说现在的尧河从一号路(纪田路)往北已经“名存实亡”了!名存指的是“一溜二十四尧河”村名还在,实亡指的是尧河河道。
四大河流,尧河已经消亡(上游还在)剩下的弥河、丹河、溎河……“涛声依旧”!
涛声依旧是不是有点夸张?或许小河流水哗啦啦啦更适合吧?
切入正题!
在寿光,沿河居住的村庄很多,毕竟水是生命之源嘛!但像董姓占据了弥河、丹河、溎河、这三大河流的,寿境(青州)仅此一姓!
正因为董姓的三个始迁祖(董士贤,董士能,董士诚)占据了三条河流,所以就有了“三河董氏”之说,也有说“鲁北三河董氏”的。
三河董氏,溎河岸边有桂河村,丹河两岸有东丹河村、西丹河村,弥河东岸有(青州)董家庄。(如果当初青州的董家庄村名叫‘弥河’的话就更带劲了!)
居溎滨、居丹浒、居弥崖……
三河董氏,尊汉儒董仲舒为始祖。自枣强辗转迁寿以来,沿三河(溎河、丹河、弥河)繁衍生息,人丁兴旺,人才辈出。
我的老家和桂河村一河(溎河)之隔,亲戚、朋友、同学、来来往往的不少,从小到大,关于溎河、丹河、弥河姓董的是一家子的故事也听了不少。
桂河村据西北方向的丹河村不过二十里路程,正西据青州董家庄最多五十里。
三河董氏的三个村庄我已经采访两个,因为离桂河村最近,所以,桂河村写的最多。今年元旦采访了西丹河,就差董家庄了!
关于“三河董氏”及青州董家庄,摘取一段网络资料,如下:(青州董家庄家谱序)
“董姓者,豢龙氏也,汉朝大儒董仲舒之苗裔焉.居广川府枣强县两广新集庄.宗族繁多不及备载,唯有我始祖讳士诚者,自洪武二年兄弟三人奉母迁至青州府益都县东北乡,离城四十里洱水之右范疃园子庄居住.兄弟事母耕织为食聚首数年.太祖母故去,葬于河山寺南,洱水涯西.茔碑一座,地半亩,记载详明遂析筹焉.长公士贤移居溎河,人才众盛,富贵共昌.二公士能,移居丹河.文武并见,功名迭出.唯三公士诚,移居洱左,立产业,世务农桑,教子孙嘗读诗书懼宗祀之无所.茔田立右憂宗派之失守.谱著晰清.大清康熙五十六年岁次丁酉正月 榖旦 ”
("董家村"家谱序由谭坊董廷琳提供)
春节放假,就想着采访董家庄,起因之一源于董敬斋先生曾说过“董家庄有口拔台子屋,你有空的时候可以去看看”,喜欢老屋的我一下子提起兴致来了!
从地图上搜了一下“董家庄”,才知道离寿光很近!就在寿光、青州交界处,从市区到董家庄不到四十里路。
大年初四,我出发了!孤独吗?有寒风做伴……
一路向南!什么胡营、纪台一一甩在身后……
纪台往西经王牟、马家冢子……董家庄就在眼前……
我把车子停在了村委大院,然后在董家庄里转悠,村子新屋不少,老屋也不少!新旧相间,各有味道……这才是村庄真实的模样。当然也没忘了去看董家庄年代最老的“拔台子老屋”。
主人没在!铁将军把门。拍了西山及“墙花”。
至此,三河董氏居住的桂河村、丹河村及青州董家庄。
我走遍了!
我拍全了!
(寿光老卜图文原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