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课抄了六零后诗人魯西西的诗歌《礼物》。
昨天下午上最后一个学科自习时听到学校的通知,大意是台风“美莎克”登陆后,将会在今天中午影响省,为确保全校师生生命安保,今天全校停课一天。上周四因为台风“巴威”已经停了一天的课了,虽然登陆后的台风已不是台风,变成了温带气旋,然而还是下了一夜加大半天的雨。今天的雨是从零晨开始下的,四点钟起床时,雨下得正大,但没有风,风是从中午开始起的,明显要比上周四的“巴威”大,雨大风大,室内的温度大约在二十四五度,很怡人。
已经是阳历九月了,即便没有连绵的风雨和成阵的落叶,也已经让人感到了几分萧索。终于可以告别让人感到烦闷的暑热了,秋风习习、凉爽怡人的时节就要到来了。
台风过境对农民来说总不是什么好事,甚至是灾难,风大雨大会使大片大片已经快要成熟的庄稼倒伏,从而减产或绝收。小时候总听大人们说:“旱灾一大片,水灾一条线。”那时在县城里生活,并不懂这些,后来读得书多了,年龄渐渐地大了,经历的事情也多了,很多俗谚自然就懂得了。
停课了,在家休息,早晨还下大雨,四点钟起床时,雨下得很大,转了一圈觉得无事可做,又睡了个回笼觉,自然醒时已是上午七点半多了。好久没有睡过回笼觉了,而且是自然醒,舒服且惬意,整个一天都神清气爽的,一时间竟产生了提前退休的念头。我总跟学生们说要有理想和良知,然而我自己却做得不好,便觉得自己在学生面前说教时舌头总会短半截且底气不足。在好几个地方的签名都是“有情皆苦,无欲则刚”,事实上这八个不儒不释不道的字只能是一种心理上的慰藉。
雨天有雨天的好处,当然不仅是因为可以停课休息,而事实上教书三十五年,因天气原因停课休息的情况屈指可数,在我的记忆中算上这两次也没超过三次。年轻时不懂得雨天的好处,年龄渐长了,便觉雨天也有雨天的好处了,至少可以伴着淅淅沥沥的雨声或静坐,或读书,或睡觉。前些天宪平在快乐群里发了一条消息,觉得很有意思,收藏起来,转发在此:“雨瘾者(Pluviophile),爱雨之人,指一到下雨天就心情平静,或者本身特别喜欢淋雨的人。雨声是一种天然的白噪音,当人类大脑皮层受到单一、有节奏的白噪音长期刺激时,就会引起深度抑制,这也是下雨天睡觉格外香的原因。”
这些日子闲下来时就会读吕正惠先生的《CD流浪记》,有时边读边听海顿的弦乐四重奏,听不懂但觉得好听,这就够了。吕先生的《CD流浪记》是本闲书,所以不急于读完,闲下来时读几页,也算得是一种排遣或消闲。而事实上,很多书,包括在一些人看来是很经典很正经的书,于我而言也是闲书。
王小波说,人在无端微笑时,不是百无聊賴,就是痛苦难当。于凡庸的生活中寻得那么一点点雅致的玩意儿——翻几页闲书,听两段音乐——如果这些能算得是雅致的玩意儿话——或许就不会有太多的失意和抱怨了。
夜色渐浓,雨停了,风渐小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