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这部电影,脑海中浮现一个问题:对于一个孩子而言,是物质的富足重要,还是父母的爱重要?
Sam虽然智商只相当于7岁儿童的水平,但这不妨碍他成为一个优秀的父亲——带女儿Lucy到公园玩、给她读睡前故事书,给她最温暖的陪伴。反观Rita,片中Sam的辩护律师,出色的个人能力为她带来了财富,却无情地剥夺了她与孩子相处的时间。她的房子宽敞明亮,可却反衬出孩子Billy孤零零一人坐在沙发上的渺小无力。
片中围绕Sam是否有能力承担Lucy的抚养权这一辩论展开。最令人感动的是当法官询问Sam为什么可以抚养女儿时,Sam吞吐缓慢的回答——“Beatles的Paul Mccartney写给John Leon的孩子的歌……他那首歌前面还写了‘I love you I love you I love you I love youI love you’……朋友告诉我说,如果没有这些话,那首歌就不会那样好听……”。纵使Sam像个不谙世事的孩子,在他心中,依然饱含着对Lucy的深沉爱意。
所幸,曲折后是圆满的结局。最后一个场景是我很喜欢的:孩子们在绿茵草地上踢着球,Sam是裁判员,Rita也在场。Lucy和Billy都放肆般地奔跑着,阳光灿烂、笑容明媚。在Lucy心中,自己父亲的相伴永远是无可替代的礼物;在Billy心中,母亲Rita终于放下工作来看自己踢球也是难忘珍贵的回忆。其实,对于孩子们来说,也许美食玩具能激起他们兴趣的火花。但火花依旧是转瞬即逝的,唯有亲昵的耳边细语、温柔耐心的抚摸、高质量的相伴才能成为流淌长久的爱意源泉。
最近在读吴军老师的《态度》一书,收录的是他给两个女儿的四十封家书。也许有人会说,鱼和熊掌不能兼得,自己努力地工作挣钱,为了是给孩子一个更好的学习生活环境,能够跳脱出原有的阶级,变成优秀的人。的确,在工作强度和压力越来越大的当今,父母们不可避免地会疲于应付工作,以致于忽视了孩子的家庭教育。但是,无论如何,爱不能缺席。加强与子女的沟通,永远是家庭教育中很重要的一环。而《态度》这本书分享了四个与子女沟通的心得:
第一、明确子女不是家长的私有财物,而是上天给父母带来的最好礼物,他们具有独立的人格,需要尊重。不是因为自己吃过的盐多,自己就一定有理。就像《论语》中“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说的一样,对于错误正确的态度应该是:不逃避掩饰,而是加以改正。只有明确了孩子们是未来的国家栋梁、精英和领导者,不用老人的观点去禁锢他们,而是给他们提供参考建议,引导他们独立思考,两代人才能进行有效顺畅的沟通。
第二、虽然子女和自己在基因上有传承关系,但是不要将自己这辈子没有实现的愿望转嫁给子女,特别是要求他们做到自己做不到的事情。一来,子女有他们所擅长和热爱的事物。与其逼迫他们在不擅长的轨道上前行,不如引导他们在喜爱的领域深耕。二来,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只有家长不断精进自身而非说一套做一套,子女才会以同样的态度去对待事物和他人。
第三、同一件事,对不同人来说,给予的建议常常是因人而异的,因此没有绝对好和不好的建议,只有适合与不适合的。事物是向前发展的,父母等前辈给出的建议,因为生活年代和环境的不同,不一定适合当代。所以作为孩子要培养自己理性思考的习惯,不盲从。作为父母,也不应强求孩子听从自己的建议,而更应该一同去探讨什么是真正适合这个时代的发展趋势。
第四、沟通需要是双向的。很多时候,倾听孩子的想法比发表意见更重要。互联网等媒介的发展让孩子们能够轻松地学习了解到不同人的观点看法,有时甚至优于老一辈的观点。孩子与父母是平等的个体,在不断沟通中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对双方都是有所裨益的。
归根结底,最好的家庭教育是爱。而家庭教育的细节,还需要为人父母不断探索、成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