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天开始,我要细细品读大家们的经典书籍啦!输出的同时,也要有沉淀,相信这会让我的写作技能有很大的提升,亲们请拭目以待咯!
按照计划先从我最最敬佩的人民艺术家老舍先生的作品读起。先生的很多作品都充满了时代的烙印。虽然经过了四五十年,但是很多思想都没有过时,我想这应该就是经典的力量吧!
老舍先生,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满族正黄旗人。因为出生于立春之日,父亲为他取名“庆春”,有庆贺春来,前途美好之意。后来,他上学后,自己更名为“舍予”,有舍弃自我,忘我之意。
他的作品一方面受狄更斯等英国讽刺文学的影响,另一方面也深深打上了“北京市民文化”的烙印,细细品读一下,你会感觉“京味儿十足”。作品语言俗白精致,雅俗共赏。他使现代的北京口语显出朴素精致如同精雕细刻的白瓷。
作品风格幽默风趣,语言有就有了形态美,不会干、涩。他把“想得深”的内容,用“说得俏”的语言表达出来。
老舍于1966年,不堪忍受文革屈辱,子沉于北京太平湖。在1968年,他曾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命,且获投票数排名第一。遗憾的是,老舍不在人世,只能将奖项颁给日本作家川端康成。
今天我抽空学习了老舍先生的《贫血集》,老舍先生曾解释为何取名如此血腥。因为得了贫血病,病重时,三日不曾下床,一动就上吐下泻,病稍稍好些,就开始写文。先生曾说过,以贫血为名,一是有向读者致敬之意;一是想借贫血之名,暗示弱者之哀,揭示一种社会常态下人性某种的缺失。
就如同《不是问题的问题》,讲述的是农场主人精通人情世故,哄人本领一流,但是管理能力不行,对领导阿谀奉承,对下属委蛇敷衍,最终导致农场一直赤字。
老舍先生,我来了!今天是第一天拜读您的文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