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唐.李商隐《夜雨寄北》
一盏烛光下,有位诗人正专注地读着,那封已然读了千遍的信,家和妻的气息瞬间弥漫开来。
问归期,未有期。
诗人轻轻推开那扇久经风侵雨蚀的方格窗户,巴山蜀水黑呦呦的铁肩梁,正以一种智者的沉思,冷峻地扑入诗人的眼眸。烛光在入屋的秋风中摇曳,而相思却在摇曳的烛光中轻轻蠕动。
窗外,秋风秋雨正潇潇......

连绵的秋雨,打湿了寒塘雁影、长安归途;打湿了那首吟唱千古的唐诗;也打湿了千年后某个小女子的心情。
风雨中,一枚红叶疲倦的飘落于诗人的窗口,诗人用清瘦的手,轻轻拾起,用那袭青衫的衣袖,小心翼翼的拭去红叶上的雨水,红叶清晰的脉络,镌刻着一枚叶子,从春到秋对于岁月的依依。
冷落一地秋!
诗人细细欣赏,这枚随着秋雨飘落的红叶,深锁的眉头,渐渐舒展开来,皱纹密布的脸上,有着孩童般纯真的笑脸。
这巴山之麓、蜀水之湄的红叶啊!请为诗人捎一枚相思给他远方的老妻。于是,红叶清晰的脉络中,是一首隽永的小楷《夜雨寄北》,在线装的唐诗里,温暖着千年前的那个雨夜;温暖着一首唐诗;温暖着无数双读此诗的眼眸。远方的老妻啊,你怦然心动了吗?
夜已深,烛光也昏花。诗人剪去烧过的烛花,诗人清瘦的身影映在方格的窗户上,小屋有了些许的暖意。
窗外,秋风秋雨仍潇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