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假期,一直处于编写学校校庆书籍的忙碌中。从一开始的毫无头绪,到中间看到学校邓博士所编写的内容的学术化产生了种种畏难情绪,再到最后调整好心态能够有一定的思路去理顺学校教师发展的路径及取得的成效。这一路走来,可以说是经历了质的飞跃。
邓博士的文字理性、冷静,能够高屋建瓴,也能够抓到事物的本质,所以越读、越品、越靠近,对我来说都是一种成长。这种研究性的表述正是我所欠缺的。而欠缺则来自于自己的理论书、专业书读的太少。
我习惯于描述、叙述,这样的表达方式不用动太多脑筋,但是这样的表述太过肤浅,就像一盘番茄炒蛋,怎么炒,都只是家常味。学术化的表述有些像白酒,一闻挺香;再品,可能能感觉到的就是辣;好酒不打头,二锅头很烈也容易让人醉。
我们平常习惯于看教辅,疲于备课,真正的教学研究与我们的教学生活是两张皮。尽管,我们也知道应该合二为一。我们的研究应该是研究自己所处的教育情境中的问题,但是,我们常常不知道自己到底有哪些问题,到底遇到了哪些问题。
今天开始看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基本理论研究院丁道勇博士的《唤起教师的理论兴趣》,里面对教师研究作了清晰的阐释,之前我所理解的学习一种理念,将其运用在实践中就是研究;将自己对于某一类问题的反思集中在一起就是研究;将某一种技术运用在实践中就是研究。在丁博士看来这些都不是教师研究,教师研究需要有研究发现,立足于个人和群体的实践反思,能够回应教师所关切的问题,是聚焦某一问题的系统的、有意识的研究。教师研究不是经验总结,它是自我批判的教育研究,“就不仅仅是想要去描述获解释教育过程,而是要去改变教育的过程。(p8)”教师研究是为了改造现实,而非简单的适应。
如此看来,选好研究方向才是真正有意义、有价值的。倘使能够以研究者的眼光去观察我们的教育生活,那么教育生活一定是有趣的;倘使是以学术化的语言风格来表达我们的教育思考,那么我们的语言又是更有说服力的。
要将成为一名专业的研究型教师作为努力的方向。在教育的丛林里,能够踏出一条清晰的路供后人观望或审视。
2021年8月10日23:30:50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