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距离升仙湖两公里。沿沙河往东,到八里桥,过蜀祖桥,路随河弯,水势逶迤,从双沙桥跨过沙河,南边就是升仙湖。通往天回镇的凤凰山高架下面的底层道路双沙路,把升仙湖切割成两部分,升仙湖成了子母湖,东大西小,呈不规则的葫芦状,静静地躺卧在沙河旁边。双湖桥成为双沙路系在“葫芦”颈上的“飘带结”。我来升仙湖的次数多了,总想解开这飘带结,让升仙湖不要成为一个并不规则的“葫芦”,而是一个纯碎的湖、一个更接人间地气的湖。
![](https://img.haomeiwen.com/i9175450/93b926688bfef432.jpg)
葫芦一般是传说中神仙使用的器物,是成仙得道的标志之一。“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一般都暗含贬意。我对“故弄玄虚”的人历来反感,“装药的葫芦”成为池鱼之殃,实在是源自我的固执偏狭。
自古巴蜀多神仙,城北凤凰山因山形而得名,在汉时有道人张伯子在此得道升天,凤凰山改为升仙山,由西北而东南的流水便由“凤凰水”改叫“升仙水”。这升仙水作灌溉、洗濯之用。宋时升仙水因河道扩宽,泥沙渐增而改称沙水,后称沙河。一直流水不断的沙河,经过不断整治,在本世纪初获得国际舍斯河流奖。随后,成都地铁1号线开建,城北沙河改道北移,靠南一面因地制宜挖凿出一个成都市内最大的人工湖泊,面积120亩,周长3公里。此湖顺势叫了“升仙湖”,旁边的地铁站自然也就叫了“升仙湖地铁站”。
![](https://img.haomeiwen.com/i9175450/04bbc663140138cd.jpeg)
也许是为了增加厚重感,像蜀祖桥特意在桥栏杆两侧用钢筋混凝土各塑一个上面闭口的“八”字,升仙桥在桥的两头各建亭子,赤虎桥要在桥头的树上挂上红丝带,升仙湖对借名的弥补,便是让湖尽量原生态。与毗邻的沙河笔直的河道相比,升仙湖简直就是顺其自然的野蛮生长。除了特意打造的木制观景平台,整个湖泊几乎看不出人工痕迹。升仙湖被双沙路硬生生切割成两个湖面,湖岸随心所欲蜿蜒,湖水一平如镜坦荡,水草隐没于清澈碧绿的水面,湖心突兀的小岛上挺立着大大小小生长茂盛的树,树上的嫩叶争先恐后冒出来。人在湖边,看水鸭潜入水草觅食,看浑圆的岛被水隔开,心就一下子沉静下来。
![](https://img.haomeiwen.com/i9175450/3c633a96e34d804e.jpg)
没有太阳,还有迟开的花在绿色之中拼命灿烂。长长的柳枝尽情倾泻,榕树叶子慢慢变成椭圆,银杏树叶一簇一簇地在枝条上盘旋,松树才发芽,榆树上有花有叶,蝴蝶花的白在艳丽的万寿菊衬托下,纯洁高傲又独特妖艳。
我沿着升仙湖缓步行走,看年轻的妈妈端着水桶,小心翼翼地去接孩子用网兜从湖里打捞上来的蝌蚪。她们看见一个个幼小的生命,忽然从湖里被挪移到了桶里,顿时手舞足蹈兴高采烈。也许他们在心里想,升仙湖是人工挖凿出来的,手里的塑料桶是人工制造的,水是湖里的水,在湖里出生的蝌蚪只要活着,在哪里都可以过一样的生活。每个生命都想主宰世界,但世界不在每个人手里。
![](https://img.haomeiwen.com/i9175450/1a122a4082151f9e.jpg)
爱人说隔壁小区有个女人的儿子,租用了某协会的一间办公室,隔三差五聘人装模作样开会,然后拍了视频照片,对外吸收会员,套取了大量的会员费。该协会知道后,竟然没有责怪不说,还将女人的儿子聘请为会员部部长,按照发展会员人数给予相应奖励,一个濒临死亡要靠出租办公室谋取活路的协会,居然就这样起死回生。
“市场的归市场,专业的归专业,人的欲望要在适当的范围内得到有效的控制和引导。”我不明白爱人说这话的意思是理解还是贬责。那女人的儿子不用再掏租金,就理直气壮成为那间办公室的主人,那个协会究竟干的什么,我也不想过问。默默顺沙河往东。距离升仙湖不远处,有座升仙桥,再往下,是赤虎桥和驷马桥。
![](https://img.haomeiwen.com/i9175450/570c5700cf2dbfa9.jpeg)
想起两千多年前“非驷马高车不过汝下”的司马相如,想起八百多年前被暴雨困在沙水边上的陆游。司马本名犬子,后因仰慕蔺相如而改名;陆游母梦秦观,生子取名游字务观。是借名而改变命运,还是本身就具备实力?不管是不是巧合,历史实在有趣。
地铁1号线是成都市第一条建成运营的轨道线路,也是中国西部地区开通的首条地铁线路,距离成都市中心天府广场五个站,用时十分钟。“地铁一响,黄金万两”,升仙湖片区凭借地铁开通,一直渴望得到改变命运的发展机会。片区内古蜀文明主题打造,升仙湖滨水商务区、新北天地商贸旅游发展区的设想,从计划到落地,从梦想到现实,都或多或少地利用升仙湖本有的人文资源和生态资源。城北沙河的彼岸花开、升仙湖北路的银杏叶,已经成为新晋网红打卡地,更不用说“驷马高车”激励了多少古往今来的莘莘学子。
![](https://img.haomeiwen.com/i9175450/c1fb342ed1528965.jpeg)
岁月沧桑,历史巨变,消逝的时间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时代的车轮总会滚滚向前。不管你去与不去,升仙湖都在那里;不管升仙湖在与不在,春天都在那里。
坐在升仙湖畔的巨大鹅卵石上,静静地享受和煦的湖风,思维像掠过湖面的水鸟,不经意间碰撞出一阵涟漪。随着火车北站的“熄灯改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的进一步落实,新北天地“两轴三区”、升仙湖滨水商业区等规划,城北2环到中环之间的这片土地按捺不住想沸腾起来。城北升仙湖片区发展现出曙光,双沙路会像一条流光溢彩的飘带,牵引着升仙湖腾飞。
![](https://img.haomeiwen.com/i9175450/a67120c743bce0a2.jpg)
有思想的人都有欲望,有欲望不是坏事,欲望是一切的动力,只是看如何对待欲望。葫芦在民间传说中寓意着收纳聚气、辟邪祛祟,葫芦也是“福禄”的谐音,象征着繁荣昌盛。升仙湖状若“葫芦”,也许是上风上水的城北,送给打造“金色中环”预备好的一件艺术品。我在春天的日子里,虔诚地祝愿升仙湖的春天尽快到来,升仙湖早日成为公园城市中令人人向往的湖。
作者简介:冯俊龙,男,汉族,1970年代出生。四川省作协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头条号青云奖获得者。主要从事历史散文、报告文学、文艺评论创作。在《人民日报》《解放军报》《中国国防报》《文史天地》《同舟共进》等报刊,人民网、中国军网、中国作家网等媒体发表作品多篇,作品多次被《新华文摘》《作家文摘》《中外文摘》《传奇·传记文学选刊》及新华网、封面新闻、搜狐、网易、澎湃新闻等转载(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