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察觉到自己,或许已经深陷资本家们处心积虑设下的圈套,而且很可能有许多人深陷泥潭却不自知。有感而发写一下我实际感受到的资本的丑恶。
提示:本文仅为作者个人观点和猜测,本人水平有限文中“超额剩余价值”等用词表述不太准确,请勿作深究理解意思即可。
首先追溯到某宝双十一购物狂欢节刚开始流行那几年。当时4G网络还没普及,人们通过网络能够获取的信息量选不及今天,再加上理财观念落后、消费比较盲目,一些无良商家便利用市场信息不对称和消费者的种种心理缺陷及知识盲区,通过设置“先提前抬价,再打折促销”、“真品降价,夹杂假货”等消费陷阱引导人们疯狂购物进而大发横财。
在频频剁手之后,先有一批人觉醒,他们意识到这是一场不折不扣的骗局,于是开始了轰轰烈烈的网购维权。新闻是有很多,但少有结果。因为国家甚至整个世界都对这个新兴行业感到陌生,法制方面自然很难立刻找到标准和管制方法,所以一段时间内网购行业几乎处于无序状态。可除了这些外在因素,很多人没想到的是,也许这场骗局其实本是一场双簧。无良商家血腥劫掠的背后或许有另一个声音,在纵容甚至操控。
倏尔十年,如今民智远非当时可比,4G网络让我们轻而易举的就能获取大量信息,人们的消费观念更加理性,比起商品价格现在我们更关注商品的实用性和性价比。再加上法治建设的不断完善迫使网购平台不断优化管理监督,十年前那些乱象如今已经鲜有重现。从表象来看近几年这些资本好像变得越来越良心,一些成功的资本家被人们推上神坛,甚至心安理得的接受民族企业的标签。
但有一个事实不该被忘记,即使我们享受着社会主义制度的福祉,阶级矛盾也仍然存在。无论哪行哪业,资本家的初始目标都可以凝练总结为一句话:挣穷人和普通人的钱。而终极目的则是:垄断!
他们也知道:时代变了。
消费者越来越聪明,之前那些低级的手段早已失效。于是不得不开研究更高级更隐秘的手段,甚至很大一部分人已经被拉下水却没有丝毫察觉——源自理念和文化上的改造。
它们一边打着“轻奢,提高生活品质。”的广告,一边诱使消费者开通花呗等信用消费工具进行超前消费。
这一点跟各大音乐平台的做法异曲同工。一边打着“保护原创为音乐人维权”的幌子提倡音乐作品付费(这一点是正确的),一边通过争抢独家版权进而把一些音乐作品的价格抬高到它本不该拥有的高度来获取垄断利润。同时还通过各种渠道为他们旗下的一些音乐人做虚假宣传,举个例子:某云音乐的华语热度排行榜,一个三流歌手,某樊的热度竟然超越了当时参加我是歌手正大红大紫的华晨宇这种超一线明星甚至陈奕迅这种巨量级咖位的歌手。相比之下同样是这个平台欧美日韩地区的排行榜,排名与这位歌手相近的都是谁呢?艾兰沃克、比伯、泰勒、IU、防弹、米津玄师。可他真实水准,不吹不黑,让我一个不怎么努力的业余爱好者感觉,再稍微努力一点,我行了。
回归话题,这些手段都是为了改变消费者的消费理念,让人们购买一些品质上并没有太大优势的名贵品牌(包括品质优势很大但新品物超所值的产品)却保持着本无任何意义的优越感;让人们用远超其价值的价格购买数字音乐作品却感觉自己在维护正义。当这种消费主义价值观形成后,人们对不合理的价格习以为常,于是不合理就变成了合理,而真正创造这些超额剩余价值的劳动者的获利却微不足道。
也许很多人觉得一次购物消费50元和消费30元,好像没有什么区别,多省20块钱不会让自己变富有。那么再举一个例子,我的亲身尽力,我一个本科大学生,每月生活费1500-2000,在大四之前每个月除了生活费花完以外我的花呗总得欠一些,从一开始一两百到后来的一两千,每个月底看完账单之后,根本想不起这三四千块钱花在了什么地方,好像自己并没有什么过分的花销。疫情好转返校后,我彻底明白了。省20块钱确实不能变富有,但每次多花20却能让你变穷。
为了防范疫情风险学校实行封闭管理,只能吃食堂的饭菜,只能买小卖部的零食。一个月后清算自己的消费情况,竟然不到1000元!奇怪的是少了2-3千元开销的我并没有拮据的感觉。
于是我开始寻找各种省钱的办法。电子产品只买性能不落后又不是新品的,吃肯德基只上咸鱼买券,加一堆折扣群找自己要买的东西。通过这些折扣券,很多时候只需要原价一半甚至三分之一的花销就能享受到一模一样的东西。也许会没面子,但只要你不说,也没人会知道。而且薅资产阶级羊毛的快乐,谁试过谁知道。
我们普通人,那些额外的开销为国家贡献不了多少GDP,省下来却能让我们生活的更轻松,所以“抠”就是正义!精神爆锤消费主义!别让资本抢走那些属于我们的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