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重新复习教育心理学和心理学的内容,通过里面的一些理论知识对照自己现在的状态,我慢慢开始能够认识自己。
在工作当中,尤其是在一种快节奏的工作氛围当中,我很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我属于场依存型,面对各种迎面而来的问题,我会及时迅速的做出响应,但是没有考虑具体的细节并进行思考,因此,我属于冲动型。正是这样一些理论的学习,对照自己身上的事件,通过对外界的交互和自我的感知,我慢慢的才能够看清楚自己现在的样子和状态,因为外界我才能够知道自己的长处和短处,知道自己的优势与不足,知道了,不足才能够加以改进。
根据埃里克森的心理发展阶段,我发现当我自己处于初中和高中阶段的时候,是没有办法回答我是谁的。那个时候对于自我角色非常的混乱,很多事情我都看不清楚,没有办法理解到周围的世界和自己。现在看来,那个时候的自己,也许是从小一些发展任务都没有很好的完成吧!
反观宸宸成长的这几年,也有很多事情自己做的不够好,她有一些发展任务,也没有很好的完成,比如他到现在没有形成主动性,做事情没有目的品质。也许就是他在2到3岁的时候,我对他干预过多限制了他独立探索的过程,让它减少了犯错的机会。这种人为的干预也许太多了!作为妈妈要逐步的学会放手。
孩子需要自己长大,但并不意味着大人什么都不做。陪伴经济这个词,我现在对他有了新的认识。同样是陪写作业,有的人可以把孩子培养进清华北大,有的人只把孩子培养成为一个厌学者。有质量的陪伴,重点在于陪伴的那个人。所以很多时候并不是那件事不行,而是那个人不行。
尊重现在的客观现实,看清楚问题,这也是人生当中需要学习的一个课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