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脆弱》第一周小结
一、先苦后甜的自律人生
1.自律是解决人生问题的主要工具,也是消除人生痛苦最重要的方法。通过自律,在面对压力和混乱时,我们才会变得坚定不移,并能从痛苦中获取智慧,提升反脆弱性。
2.什么是自律?自律就是主动要求自己以积极的态度去承受痛苦,解决问题,也就是我们说的【反脆弱性】。自律的基本原则之一,就是:延迟满足。简单讲,就是不贪图暂时的安逸,先苦后甜,重新设置人生快乐与痛苦的次序。
3.如何延迟满足?首先,直面问题并感受痛苦;其次,解决问题并享受更大的欢乐。在充满黑天鹅事件的人生中,这也许是唯一可行的生活方式了。在生活中,运用这种方式的例子非常多,例如:
01.工作中,要克服拖延的毛病,就应该每天要先完成重要而棘手的任务;
02.家庭教育中,要培养孩子品质行为,就应该养成礼让他人、先作业再玩乐的习惯。
二、反脆弱与定投的关系
反脆弱与定投的价值观一脉相承,践行定投价值观,就走在了反脆弱的道路上
1.反脆弱性,是在遇到冲击受创伤后,不仅能应对伤害,更能激发出更强的成长力量,不浪费任何一次危机。
2.定投价值观,是在漫长的熊市中,积攒资本和场外赚钱能力,当牛市到来时获得超额收益,不浪费熊市中的每一天蛰伏。
三、生活中的反脆弱践行
1.用正确的方式、读正确的书,走入长期的正确轨道。
01.人的大脑是【关系型数据库】,对新知识理解都依赖于已有的常识隐喻。一本正确的书,能够完整表达写作者的思想体系、通过厘清各论点、论据间相互作用关系,构建出写作者想表达的知识框架。阅读书籍,是一种深长而缓慢的习惯,如同定投一般,旨在获得深刻而持久的力量。
02.碎片化的信息由于缺乏「触点」,难以和已有常识连接,即便有连接也因为缺乏足够的论据支撑,往往较为片面和肤浅。同时,碎片化阅读的习惯,使得人们很难长时间专注,更愿意享受即时快感,在丰富中变得越发贫乏。
2.提高孩子的反脆弱能力,获得家庭的持久幸福感。
01.父母要避免成为【脆弱推手】。孩子的成长,是以父母逐渐失去安全感为代价的。父母应该时刻警醒,孩子无论是面对学习、实践、还是人际交往,都应该处于真实挑战的环境中,避免因为父母的过度保护,而缺失了孩子在各成长阶段应该直面的恐惧、压力与挑战的机会。陪伴孩子成长,就是与她们一道面对问题、解决问题。
02.父母要躬身入局,成为反脆弱性的践行者。想让孩子养成每天跑步的习惯,最好的方式不是请教练、每天督促。而是家长自己,先成为一个日跑践行者,在过程中观察配速、体能、多巴胺分泌、情绪、压力等影响因素,与孩子一起分享和研究提升技巧的心得,邀请孩子一起参加比赛,成为践行共同体。最终在收获健康与自律的同时,将践行过程中过度反应释放的多余能量,创新成为亲密家庭关系的纽带,让幸福感更持久而旺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