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毛泽东《采桑子·重阳》
![](https://img.haomeiwen.com/i12667509/40ec9cff0a1f2536.jpeg)
2019年国庆长假的最后一天,赶上了中国的传统节日重阳节,而毛泽东写这首词的时间,是1929年的阴历九月初九,那年的重阳节距离今天已经整整九十年了。可彼时,中华民族还处于军阀混战、外族入侵的水深火热当中,作为中国共产党伟大领袖、革命先锋的毛泽东却对中国的未来和革命形势抱有极大的信心,于是在重阳节这一天发出了“战地黄花分外香”“寥廓江天万里霜”的豪迈之言。
“岁岁重阳”,在这九十年当中,每年的重阳节都会如期而至,恰如中国经历的这九十年风雨洗礼,才铸就了当前中华民族的繁盛和崛起。“今又重阳”,当作为后辈的我们重读先辈们当年的豪言壮语时,内心怎能不感慨万千呢!
![](https://img.haomeiwen.com/i12667509/4d16899ae2b48e06.jpg)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的这一首诗,虽然只有短短28个字,但写尽了人间的“佳节思亲、身处远方的孤独之感”。说起重阳节的由来,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到了唐代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一直沿袭至今。重阳节和三月初三一样,都是举家倾室而出的日子,只不过前者为踏秋、后者为踏春。在重阳这一天,人们一般会和家人出游赏景、登高望远、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当一个人在外地不能回家,家人出门游玩时,会突然发现插茱萸中“少一人”,难免会生出一丝伤感。
![](https://img.haomeiwen.com/i12667509/aa5797745917565c.jpg)
到了新时代的中国,重阳节又被赋予了一些新的意义。1989年,中国政府将农历九月初九定为“老人节”“敬老节”。2012年12月28日,在法律上明确地将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定为“老年节”。于是,在以往的祭祖、踏秋、团圆等意义上,又为重阳节添加了新的意义。
只是当前的人们,对于古人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仪式已不太重视,那些在重阳节时举行的活动也多不参与,确实会有稍许的遗憾,我们也只能在古人的诗词和文章中寻找一些记载,来想象地参与其中,与他们饮酒赋诗、登高看景。于是我也小吟一首,作为今年重阳节的记忆,他日看到今日所写,不知会心生何感。
![](https://img.haomeiwen.com/i12667509/bcaf71e883c2e477.jpg)
《重阳小题》
近来秋深日渐寒,不觉已到重阳天。
菊花随心开满地,秋光逐日映红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