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可怕的不是疫情,而是人心;此战必胜的秘诀,还是人心

可怕的不是疫情,而是人心;此战必胜的秘诀,还是人心

作者: 一片芦苇地 | 来源:发表于2020-02-01 16:46 被阅读0次

前奏

1月17日 “五点半哦,姐,说好了”“好的,没问题,准时到”还有5天,预约好做睫毛,准备美美滴回哈尔滨过个春节,今年难得老妹可以在家过年,孩子们也可以团圆了。

1月18日 预约好做头发。

1月19日 采买年货,准备带点上海的土特产回去。

1月20日 整理行李,小宝她们要出发了,各种准备工作做起来,洗漱物品、换洗衣服、红包、礼品。。。。。。。

1月21日 把啾啾(一只可爱滴小猫咪)送到小郭姐姐家。

1月22日 小宝她们出发回哈尔滨了,晚上视频,“妈妈,我在和小西子一起玩,你快点回来哦。”

插曲

1月20日 上海出现第一例确诊病例,中午得到消息,当新闻听过了,当时真是无知者无畏,没有任何心理波动。

1月21日 闲聊中说起24日飞回哈过年的事,科室的刘老防疫提醒我,还是别走了,形式不乐观,依然笑笑了事,毕竟什么都阻挡不了一颗要回家的心啊。

1月22日 中午,这次真的感觉到严肃了,内心非常纠结,再次请教老前辈,到底回不回去?

1月23日 放假前最后一天,和老前辈恳谈了一番,纠结了一晚上回不回去这事,老前辈语重心长的说:“听我的,别走!”

拉开帷幕

1月24日 铺天盖地的各种“新冠”新闻席卷而来。 晚6点 举国同庆阖家幸福,大家推杯换盏之际,收到同事短信,千万别以为是普通的祝福短信,一句话“你回去了吗?”可惜我没有看到。 晚8点 电话铃响起,还说一句话,“短信看到了吗?明天开始上班,有问题吗?”“没有问题,明天见!”挂了电话才想起来,连句新年快乐都没说。午夜零点,看到朋友穿着隔离服在站点接班的朋友圈,内心貌似有点小火苗在跳动。

1月25日 一路通畅,一个人一台车驰骋在宽阔的高架上,18分钟顺利来到单位,新年第一天看到因疫情留守单位的栾妹妹,本来她要回泰州老家陪伴妈妈,现在她们只能隔着屏幕问好,大家独自过春节了,几天没回家的她看着有些憔悴,但是笑容依旧。

一天的工作:统计数据,做特刊



刷个朋友圈给奋战在一线的小伙伴点赞,但感觉少了点什么。晚上回家一包方便面,边吃边看群里小伙伴们点信息,大家好像都报名去做站点志愿者了,给来往车辆上的人员测量体温。顿觉热血沸腾,明天我也要去报名,学医的应该做点什么。

正文

咨询了她们的报名途径,单位统一报名,嗯,原来领导让我们保存实力关键时刻冲上去,好吧,那就继续等待吧。等待的时间里Miss杨还联系了印刷厂紧急印刷了一批“新冠”的宣传材料,全市仅有的一批啊


1月29日 下午三点,miss杨说领导派了任务给我们?内心很激动,能干点什么了,然而,任务是接电话,第一反应,我不干,不敢接,如果遇到很专业的问题内心没有底啊,再遇到比较难以解答的问题,估计会手足无措的;万一遇到充当市民的媒体,小伙伴日以继夜的奋斗会被一句话抹掉的,瞬间感觉压力山大。

Miss 杨义正言辞的说,有什么不会,你也是学医的!是哦,前两天我还冲动的准备去参加各种志愿活动呢,“若有战,召必回!”“不论生死不计报酬!”热血沸腾着,接电话也是为人民服务,学医的基础在,不相信我看不懂,就这样怀着忐忑的心情,马上打开中心内网调出“新冠”的相关文件、培训ppt、要求、流程等等,认认真真开始学习,临下班前我们还开展了一场模拟问答,感觉有点底气了,下班,回家继续学习。

1月30日 一早Miss 杨就端端正正的坐在位子上,电话铃响起,“您好,这里是闵行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喂,喂,喂。。。。。”马上我接起了旁边的电话,“喂,您好,请讲。。。。。”天意,注定了我今天要接第一个电话。 下面就是今天的电话内容,也给最近私信我没有回复的小伙伴们道个歉,谢谢大家的关心,今天借热线一起回复大家了。

问题一: 您好,我是**汽车公司的,今早我们有一驾驶员送了一名**地来沪7天的乘客去机场,现在车子应该怎么消毒?是否有隔离观察点?在什么地方?

热线: 您好,请您先不要着急,关于车辆消毒贵公司应该有相关规定,请安贵公司的流程进行消毒。驾驶员在接送乘客时是否佩戴口罩?在乘客离车后应开窗通风,使用75%的酒精擦拭方向盘,并及时报告所属镇街道进行后续处理。

Tops

问题二: 我听说**小区有确诊病人是不是真的?你怎么不知道呢,你们是疾控中心呀,我就想知道是不是真的,你们不知道,哪我知道了。

热线: 阿姨您好,请您不要慌张,首先如果有确诊病例,街道\镇里和我们会配合好及时采取措施,做好消毒,对密切接触者也会做好防控,请您安心在家休息,相信政府,相信我们。

Tops

1、面对突入其来疫情,大众都是恐慌,毕竟对于我们它就是一个未知数,面对不可预知的未来,内心的忐忑和不确定是正常的,可以理解的。

2、在科学面前,我们要相信科学,不信谣不传谣,放下手机,没必要每天都去面对疫情,您又不是专业机构需要排查和管控,放松一下,享受这难得的假期。

3、做好自身防护,出门戴口罩,不去人流聚集地,回家按照步骤摘下口罩,由内翻转对折,尽量避免接触污染面,使用酒精或消毒剂喷洒在口罩内面;接着对着衣服、鞋子进行喷洒;最后慢慢滴脱下外套放置在通风处;最后扎紧垃圾袋,按照洗手法认真清洗双手。如此便可有效避免感染。

星号:来自朋友的咨询: 我儿子发烧了,37.9,需不需要去医院?会不会感染?

回复:

1、他去过武汉吗?或是接触过湖北来的人?除了发烧还有什么症状吗?没有的话,原则上暂时不要去医院,在家里自行隔离,吃药休息,先观察1-2天。

2、如果他有过外出,观察两天后由高热、胸闷、气促、咳嗽之类症状加重的情况,必须至医院就诊,请陪同的家人做好防护,最好自驾车前往,减少和避免乘坐公共交通。

3、随时保持手卫生,准备含酒精成分的免洗洗手液。在路上和医院时,尽量人与人之间保持1米以上的距离。

4、回到家以后,按照消毒原则进行处理,同时避免紧张心理,先把心沉下来,仔细回忆自己去过哪里?接触过什么人?是否有感冒着凉的情况?安心吃药,休息,每日两次测量体温,直至症状消失,体温恢复正常。

诸如此类都是常规的问答,还有关于小动物是否会被传染的问答、举报的、情绪激动的不停提问的等等,全部轮转了一圈后经过比对,最有耐心滴是郭美眉,语速最快最干脆的应该,恩;百事通王老;最夺定的是刘老;欲知近两天的一些其它问题,稍等两天,因为我要准备去发货了,领导开私家车带着我们去买的慰问品,给防疫战士们补充营养的,让我们齐心合力,众志成城共抗“新冠” 。

后记:

1月31日 晚七点 家里没有水果了,驱车赶往麦德龙,货物很全,人不多,价格不止没涨还有各种折扣,不过在去的路上一个朋友说了3遍,“不要去麦德龙!不要去麦德龙!不要去麦德龙!说有朋友说的,千万不要去”。突然有种悲哀,虽然我们呼吁大家尽量减少出门,躺在家里就是为国家做贡献,但是现在公众已经不能用理性的思维去看待这张战役,整个社会是恐慌的,新媒体时代的弊端也充分的显示了出来,大家关注了解相关信息是对的,但是太多了,就容易让心里不安的感觉逐渐加深,再看到每天的数据,内心的恐慌是怎么也消不掉的。一如我的应激反应,但是冷静下来,学习了一遍,也就是这样,就像流感,无非就是传染性强了点,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是完全可以战胜它的。好比我们昨天跟科室里面的两个流调员美眉说的,来不及写报告没关系,我们来(这几天仔细研究了下,流调报告似医生的病史,就是把轨迹问清楚,把症状写清楚,这样可以先拟初稿,再由她们添加修改完成)。

其它科室据说也是从年三十到现在都没有休息过了,通过照片看到一个水灵灵的妹子居然憔悴的有些浮肿,我们科室的栾妹妹和郭美眉,一个从年三十就没有回过一天家,吃住都在单位;下面就是栾妹妹在科室睡了半个月单人床

吃的问题是单位免费提供的,虽然物资短缺但为了保证同志们有力气打仗,单位领导也是煞费苦心

一个下午2点出去都不知道几点回来的

晚上10点又告诉我们她要出去,只能告诉她,你去吧,明天的汇总和报表我来做,放心!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可怕的不是疫情,而是人心;此战必胜的秘诀,还是人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drxx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