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微信朋友圈的真实写照,你有同感吗?

微信朋友圈的真实写照,你有同感吗?

作者: 领界智能科技 | 来源:发表于2016-11-23 11:38 被阅读0次

    随着移动网络的不断普及,微信已渐渐成为人们日常交流的一种方式,见面加微信更是成为人们通讯录中人脉管理的习惯,然而我们在享受微信带给我们的社交广度与便利同时,也感受到了人们用社交工具时背后折射出来的人情淡薄与冷漠。

    本文以常用的微信好友、微信朋友圈、微信群三个维度来与大家分享个人感受,大家围观一下是否也有同感?

    /

    微信好友

    /

    自从有了微信,人们见面时的问候语从“你吃了吗”变为了“你微信号多少?”、“来,二维码给我扫下”,从以前的打电话、发短信转变为时不时发条微信与好友保持互动,细心的你会发现微信已占据了你大部分碎片的时间,而且微信通讯录中的好友队伍也在不断的壮大。

    微信的好友中,有同学、朋友、亲人;还有一群人,可以称之为“最熟悉的陌生人”:可能是从手机通讯录直接添加的,或从某个群里添加的。这部分好友虽然未曾谋面过,但彼此间通过一些交流互动后却变成了较为熟悉的人,当哪一天在大街上擦肩而过时,才回想起来,此人如此面熟,想了半天,才想起原来是在微信圈里多次见过头像或照片。

    当然了,在加新的好友的同时,也会时不时的收到微信好友们群发过来的“清好友”消息。每当打开那条信息时,心情不禁错综复杂。很心酸,你为什么要采取“清好友”呢?是试探?是怀疑?是你好友太多容不下了?还是你不够自信,认为我可能删了你,所以你也想删了我?很庆幸,不管你怎么想,我没有删了你,但是说实话,个人还是比较反感这种清好友的方式的。

    还有一些“好友”也是本人比较排斥的,不知道那些人是从哪个渠道加的我,但从来没正儿八经跟我交流过,一上来就“……跟我轻松月赚百万”、“拉我进三个群,告诉你如何快速办理各大银行信贷……”好吧,我知道你钱多了,你直接发个大红包给我不就好了吗?

    每当夜人静的时候,拿起手机,打开微信通讯录,逐个名单过了一遍,这个是谁,那个又是谁,通信录中多了好多未知的好友,删吧,不好意思,不删吧,老想着这个人是谁,一直是我心中的“谜”。

    /

    微信朋友圈

    /

    有了朋友圈,经常可以看到微信好友在晒图、晒心得,有旅游照片、有美食照片、有与家人玩乐的照片,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在微信朋友圈里体现得淋漓尽致。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世间百态。

    发朋友圈的人心态各式各样,有耍酷的,有炫富的,有不甘心寂寞的,有自我安慰的,有做微商的,有怕被世界淘汰的。

    朋友圈的图片及小视频错综复杂,构成了一个复杂而又丰富的小世界。

    对于形形色色的朋友圈动态,个人是抱着欣赏与赞赏的心态来围观的,每个人都是一个完整的圆,那些能走进我们朋友圈的人,那些能够与我们发生联系,并且携手走一段路的人,都是与我们有交集的人。

    但是也有些人,看到好友做微商、做电商,发朋友圈,他不爽;看到好友晒美食、晒生活,他不爽;看到好友发糗事,立马点赞;个人感觉这是一种病态,你何必以自己的眼光或处境去看别人的生活呢,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自我生活方式。

    看看好友发的朋友圈,不管晒的什么图,三七二十一,立马就点赞,你说人家有的车子破胎了,你丫的点什么赞啊!

    成长就是打破我们非黑即白的思维壁垒。每个人都是多面体,真朋友要有这样的自信:你们绝不是只活在彼此的朋友圈里。

    /

    微信群

    /

    从前没有微信群,大家天各一方,可能只有逢年过节才会打电话、发短信。难得举办一次聚会,大家都兴致勃勃,一顿饭吃下来都舍不得回去。但再舍不得,也都要回到自己原本的生活中,这种舍不得会变成期待,期待多年后的下一次相聚。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蓬勃发展,手机社交平台迅速普及,加入各种各样的微信群,成为大家联系亲朋好友、随时随地工作学习的一种手段。

    可是每个人掏出手机看一看,都会发现几个曾经叽叽喳喳,如今死气沉沉的微信群。尤其是那种多年不见的同学群、朋友群,没事的时候翻翻聊天记录,总是感慨万分。想要跟大家说两句话,可发出去大半天也没人回应。

    基本上所有的微信群在刚建立的时候,都是非常热闹,当聊了一段时间后,这个群就慢慢冷清,甚至最终被迫退出该群。偶尔有人出来说说话,但却也是得不到几人的回应,又或者变成是2-3个人的聊天群。

    一个上百个人的群只有在1分钱红包的轰炸下,不到5秒钟,1毛钱被10个人迅速抢光,然后……除发红包的人发发牢骚外,此群再次陷入沉思中。

    僵尸群、红包群、早安群、表情群,在这个时候应运而生,最头痛的是投票群,一个链接一发,500个人的群,帮忙投票的不到5人,虽说有时红包打赏了,但却也碰到一些“收了钱不办事”的人。

    如今,微信群虽然拉近了距离,增加了说话、互动的机会,但是却改变不了部分人的冷漠与无视。

    综观以上,微信只是一个社交平台,毕竟很难发挥“把关人”的作用。用中国人的哲学来看问题,一个事情的发生,总有好的一面和不好的一面。微信是移动互联网时代下的工具,我们要对其合理运用,趋利避害。尽可能地抑制微信负面影响,才是追求的理想目标。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微信朋友圈的真实写照,你有同感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dtvp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