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心理想法
李克富 | 四十而知惑

李克富 | 四十而知惑

作者: 李克富 | 来源:发表于2018-06-16 07:22 被阅读5678次
    “通常情况下,人一旦形成了某段记忆、某种观念、某些知识,就会深入印刻入大脑,之后形成条件反射,但凡遇到和这些记忆、观念、知识相违背的论点,第一反应是反驳,或者感觉不舒服。”

    20年 一转眼

    青岛大学94级市场营销专业毕业20周年聚会的启动仪式昨晚在云上精舍举办。我的母校青岛医学院于1993年并入青岛大学,因此杨雪莲博士邀请我以校友的身份去为自己刚刚步入不惑之年的同学们说点什么。我深感荣幸,也觉得自己天命已知,有了比他们多活的十多年时光垫底,唠叨几句也算是具有资格。

    人家聚会的主题是“青春未泯,相聚不惑”,而我却围着“四十知惑”这个题目啰里啰嗦,当然,重点不是在中国语境下有着特殊象征意义的“四十”,而是作为行为(动)的“知”和作为目的的“惑”。

    我先讲“惑”,试图说清楚“惑”是什么、人为什么会“惑”。

    从说明(explanation)的层面,这并不困难。作为一名中国禅的弟子,我知道“‘惑’就是无明,无明是因为有个‘自我’”。但若从解释(interpretation)的层面深入浅出并让大家有所体悟呢?那就只能靠我个人的理解(understanding)了。

    没错,只有理解才能在说明和解释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一个人的解释能力——艺术的表达和人文情怀的呈现,不可能超越他理解的深度和广度。

    蝉不知冬冷 蛙不知天大

    我从“井底之蛙”说起,对那个蛤蟆给予了投情的(empathic)理解,试图以此让大家体会思维方式和认识论在心理学领域的更新,不再“局限于精神的物质基础和直线性因果决定论这种传统生物学的认识论范围之内”(许又新文集,第248页),进而从一个侧面呈现为我们“日用而不知”的“理解的心理学”(understanding psychology)是个什么样子。基于此,我提出的问题是:什么是“井底之蛙”之“惑”?

    接下来我又说到“盲人摸象”,从“大象像什么”这一古老的问题(question)说到这个提问背后可能存在的问题(problem),想到“大象不像什么”可能是唯一正确的答案,而真正的智者不会在大象“像什么”或“不像什么”上纠缠,而意识到自己是个盲人,自己的认识有限。

    自然,这就引出了我想表达的本意:四十岁后的人生不该再被外境裹挟,而我们追求的自由却不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而是在想“不干”什么的时候能够戛然而止。

    《易》曰:“文,明以止。”

    《大学》中也说:“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凡事不知“止”,比如贪得无厌、挥霍无度、大吃大喝……定是“惑”者所为,也常常导致后半生的大祸。

    世界普现 无力普见

    在我看来,“知惑”之“知”就是自知,而自知是一种极高的境界,即所谓“人贵有自知之明”。

    盲区是任何人都无法克服的,也就成为人生永恒的存在。比如眼睛长在我们的脸上,我们也就无法知道自己长什么模样,即使照镜子也只能看到我们反着的模样。可是,又有多少人能够对此保持自知呢?当我们对那些没有自知的人说“人永远不可能知道自己的模样”时,他们恐怕会惊讶地认为我们不是人!

    “认识你自己”!德尔菲神庙上的这句箴言已流传了千年,但少有人能够读懂。

    自我认识是心理学中一个永恒且最为重要的话题。本来,我想跟这些功成名就的校友们分享一下什么是“自我”,告诉他们心理上的“我”其实就是“时间”的,但遗憾的是这一想法又止于时间的有限。

    我师父的新著

    最后,从我师父的《道德经玄机》中摘了两句话相送,我希望与大家共同去参:

    “因为自我延续的需求,创立了时间。因为自我扩大的需求,创立了空间。这些都是人为创立的,人既然能创立这一切,就能超越这一切。”(第195页)
    “人之谜,是心迷路,心本来明明觉觉,无所谓迷惑的,因无明妄想,迷失了清净的本心,这就像走路时找不对方向一样,再积极努力,也是南辕北辙。”(第196页)

    当然,“通常情况下,人一旦形成了某段记忆、某种观念、某些知识,就会深入印刻入大脑,之后形成条件反射,但凡遇到和这些记忆、观念、知识相违背的论点,第一反应是反驳,或者感觉不舒服。”(第216页)因此,当您觉得我所讲的内容让您不舒服时,很可能是……而不是……

    倘若让一个已入不惑之年的您还不舒服,那我只能说声抱歉!

    祝青岛大学94级市场营销专业的全体校友们越来越好!

    感恩邀请!

    相识是缘,欢喜遇见!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兔莴苣:说明,解释,理解我觉得有点像数学公式,说明就好比是公式,解释就是公式推导的过程,理解就是个体对公式及其推导过程甚至是验证过程掌握的程度。其他的作业我还没弄明白
      • 窦泽燕:从四十不惑到四十而知惑,需要的不止是时间
      • 窦泽燕:从四十不惑到四十而知惑,需要的不止是时间
      • 怒放的叶子:世界杯正如火如荼,作为对足球一无所知的观众,没人在旁“说明”,我连热闹都看不出来。更尴尬的是,即便有最好的“解说”,我也无法“理解”踢球的快乐,因为那片绿茵场我从未踏足。

        “夏虫不可语冰”是我们耳熟能详的,然而大部分人对这句话并没有深入的“理解”,“知道自己不知道”的人少,“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人多,对于认知盲区,意识不到也就无从体会,更谈不上理解。

        李老师讲解这张ppt时,问我们:青蛙怎么才能从井底跳出来?大家七嘴八舌,都没说到点子上。李老师讲:首先,它要知道自己是在井底啊!这个回答跟我想的很不同,因为作为看这幅图的人,我先入为主地预设青蛙是知道自己在井底的,然而事实上,那只可怜的青蛙压根无从知道自己身在何处啊。

        同样,作为人类,我们也需要借助反馈,才能认识自我,通过与外界的信息交流,才能获得超越的视野。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好问题要解决的就是我们“身在何处”的问题。

        李老师在课上,数次强调过“说明”、“理解”、“解释”的不同,当时以为自己听明白了,事实上却根本没深入理解。比如,我仍执迷不悟地认为,只要跟孩子解释得够清楚,他就能够马上理解,可事实上,苦口婆心的唠叨,不过是基于我们对生活的理解所做出的“解释”罢了,对孩子来说,他的体验可能决然不同。

        同样,心理咨询师也很容易混淆“解释”和“说明”。对别人的理解其实是对自我的理解。就连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也不过是对人生的一种特殊的理解和解释,但他本人却视之为一种因果性的说明,因此难免流于牵强。

        之前上过一位家排老师的课,每当有学员提问,她总能斩钉截铁地指出,对方的问题是因什么样的家庭业力导致。当时,就感觉哪里不对劲,结果与原因不可能一一对应啊,特别是在复杂系统中,影响结果的因素很多,并非单一因素所能决定。对于心理现象的分析和解读,无非是建立在咨询师个人理解之上的“解释”之一,远非能够一锤定音的“说明”。

        同样,对于没吃过苹果的人,即便我把苹果的味道说得再详细、美妙,对方也无法理解苹果的味道,除非他亲自咬上一口。对未曾体验的世界,我们需要保持一份敬畏,就等于给自己留了一个可供拓展的空间。
      • 爱变心理战志清:看了三遍了,依然知道自己处于不知道的状态。太晚了,老眼昏花,希望通过明早的再次阅读能够在理解的基础上把想说明白的东西尽可能地解释出来😀
      • 清净_6584:四十不惑,首先要知道惑的是什么?才能不惑。我自己四十岁了,我觉得确实在最近一年多时间里,对人生有了很多不同的感触。但我知道,这是过往的经历造就。所以,在四十岁时能不惑,我觉得是之前的惑给出的!
      • bluecafe:《庄子.外篇. 秋水》中,“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人最终能走多远,取决于他们 的见识, 没有见识,视野就被局限了。

        很多时候,成功与否取决于见识的高低,而不是自己简单的努力,见识的高低则取决于我们的环境。我们常讲“名师出高徒”,“要与比自己好的人为伍”,实际上就是为了提高我们的见识。

        虽然这个时代,我们增加见识要比过去容易得多,但是在我们的心中,有时依然给自己围起一道墙,阻碍了我们的见识,提升境界的阻力,很多时候在我们自身。

        青蛙在井底的时候,我们要是能知道自己头顶的那一片天并不是世界的全部,就已经有了比大多数人有了更高的见识。

        见识比才干还重要。即使是天才,如果缺乏见识,一辈子在做那些妄想的事情,最终一事无成。

        所以见识比才干重要。
      • 七月的简书:我距离四十还有几年光景,但是最近几年明显感觉到了不一样,像一个重新认识自我的过程,看到很多问题都有了不同的角度,尤其是接触和学习心理学以后,感叹与自己的无知,不断的想填补自己知识的空白,可缺放佛一个无底洞,越填越缺,有时感觉空洞,有时感觉充实,有时乱了烦了,有时又放开手宽恕自己……就像现在,只有把今天的作业完成,才觉得不辜负李老师对大家的谆谆教诲。
      • 林意_3a87:作业写完后按确认没有了。。。试试再
      • 林意_3a87:世间事,常人眼见为实,罗汉和菩萨认为如梦如幻,到了菩萨那里,一切都是真的。
        层阶由位决定。作为一个人承认自己生命的广度和深度有限,对未知保持开放虔诚和接受的姿态,起码在陷入困境时,懂得通过另一个人变换下看自己的角度,如此,虽然谈不上活的明白,起码算是活得聪明。
      • ea4d1726cc8a:“惑”是因为无明,无明是因为有个“自我”。
      • a61eba0975f6:四十以后才明白:世间的事情既复杂又简单,你自己简单,世界就简单。活得潇洒、辉煌就要承受痛苦,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或多面性,对和错有时候真难以说清,你自己喜欢的,很可能正是别人所厌恶和唾弃的。世界和自然不以你自己的意愿而发展或毁灭 四十以后才明白:幸福指数,完全取决于心态。
      • 陶然_0e27: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对于信息量如此大的一篇文章,不咬文嚼字是一定看不懂的,而咬文嚼字的结果是:懵!
      • 付海霞_3107:傻子是不知道自己傻的,从不知道不知道到知道不知道,是一个自知的过程,走过这一步是很难的,争取快速的走过这个过程,有人说你傻呀,我会说,是的😂
      • 晋春77:常说四十而不惑,这里却是有惑,所谓有惑,就是真正了解自己,有自知之明,当清楚了解自己,才有可能了解他人,同理他人!
      • 王瑞卿_心理咨询师:四十不惑,就是真正从无知跨越到了自知,直至觉察和习惯;知道了自身盲区的存在,并能坦然接受。

        四十必定不惑?当然不是。“不惑”不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有的人三十岁,已然不惑。有的人,四五十岁了,依然活在三岁之前。因为他很少停下来思考,就这样被生活裹挟着,闷头前行,只管走路,从不抬头看路。人生茫茫路,有坦途,有深坑。一脚踩空,茫然四顾,趴着不起来?懊恼摔倒了?恐惧于还会不会摔倒?还是捂着伤口站起来,停下来擦亮眼睛看一看呢?

        没有成长不是在挫折中前行,没有问题不是在直面中解决。不惑,不是“无惑”,四十岁了依然会面对很多新问题,只是不再一分为二,非黑即白,而是一体为二,以圆融之心应对,惑也就“不惑”了。
      • 青玫_2989:深圳今天非常热(理解),气温29-33度(说明),走在路上,风似热浪扑面而来。(解释)。
        只有理解才能在说明和解释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一个人的解释能力——艺术的表达和人文情怀的呈现,不可能超越他理解的深度和广度。
      • 808e1ccc5854:起初带着对心理学的兴趣和对李老师的喜欢而来,经过一个多月的体会,明白了李老师当初说,学习是很受苦的。李老师每天一定很忙,但每天都坚持思考与写作,带领我们挑战自我,真让人佩服与感谢!我想还是平时脑子懒心情浮,深入思考与学习,才能真正慢慢提升!
      • SZ_68de:在而立之年读到“四十知惑”的文章是该庆幸呢,还是庆幸呢。从我们有了自我意识那一刻起,我们就走在了逐渐迷失自我的路上。当我们开始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是不是就无惑了呢?
      • 晨扬_7af5:今天太忙太累了,那么就把休息当做“止”吧,安慰自己说,也算是对自己的“整合”😇
      • 33053de55913:四十不惑改为四十而知惑,知道了那些“惑”呢?不是知道自己该做什么而是知道自己不该做什么。😊😊
      • 衡润心怡:在路上的我感觉越来越惑了!!!
      • 唐铭含:explaination:英语的释义是指一种情况或原因来告诉你为什么某事会发生,所以解释的侧重点是为什么。
        understanding:英语释义是某人对某种特定情况所具有的知识。前缀是under,故而应该是具有内化的含义,是和自己的经验相关的对事物内化的认知。
        interpretation:去understand或者explain某事的particular way。也就是让别人去理解或者知道原因的表达,这个词的前缀是inter,代表这个词的东西发生是在双方之间的。
        结合老师发的图,理解表达为符号是解释,就是将自己内化的领悟表达给他人,而说明即是阐述因果。
        以前看书囫囵吞枣,从未试过像这样每个词的意思都深究比较,有名师指路确实不一样。辨明概念,才能明确的做到说明是什么为什么,根据自己的经历内化为理解,这又因人而异,然后解释的表达,这是李老师此次让我们每天写点评的直接目的吧。短短几天,已经感受到了痛苦,写的时候又不愿草草收尾。以上几句,是用我对训练营的理解来为我迟迟不交作业的说明,以作为一个合理的解释……
        Question是问题现象,problem是引起现象的问题,解决不了后者,前者也无法根治。
        可惜没有听过李老师讲解那两张ppt,在看了大家的作业后谈谈自己的理解。第二张是说的是每个人都有局限,有的自知有的不自知,如果想突破局限,首先要做到自知,自知后自然会看到不一样的世界。第三张是自我概念的周哈里窗,有你知我知的开放我,你知我不知的盲目我,你不知我知的隐藏我,你不知我不知的潜在我组成。四个部分相互整合,共同构成完整的我,并且可以进行相互的转化,让我更加生动起来,也是认识自己的一种方式。
      • 流动的温暖:知惑不惑,不知则惑。
      • 流动的温暖:知惑则不会惑,不知才会惑。
      • d5c390caf068:四十岁知道自己不知道的东西太多了,这也算不惑了😁
      • 飞_b86f:努力读文章,发现能读懂一点点了。
      • 千江的月:刻在古希腊神庙的"认识你自己",与中国古代先贤的"人贵有自知之明",细品有异曲同工之妙。从遥远的过去,一直到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人类从未停止探索未来,也从未停止探索自我。
      • 784e0c2f8f6e:树和森林是不同的,不要以为研究了树就懂了森林。
        只有理解才能在说明和解释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一个人的解释能力——艺术的表达和人文情怀的呈现,不可能超越他理解的深度和广度。
      • L一钧:四十岁的我连读了三遍……谢谢老师:pray:
      • f06a16b060fb:人在40岁之前一直忙着向前冲,40多岁家庭稳定,事业做熟,思想上就会有一段时间的疑惑期,其实就是重新认识自我,找回自我的过程!知惑就是自知,自知就是在想“不干”什么的时候能够戛然而止,所以经常会听到老职员说“我都这个岁数了不想这么干了”,当然,不惑之年也会有新的兴趣,比如跟着李老师学学心理学!所以,这篇文章可以倒着读😛“心理上的我其实就是时间的”这句话没明白
      • 张凯丽1985:我个人感觉老师的这篇文章好深奥,“山路十八弯”的感觉,我绕来绕去,有些迷路了。我读了好多遍,每次都只能理解其一点意思,不能贯通。究其根本,我不懂老师,自然也不能感同身受,我只能试着去体会老师深入浅出的“理解(understanding)”了。

        在上文中老师有这样一段话:“通常情况下,人一旦形成了某段记忆、某种观念、某些知识,就会深入印刻入大脑,之后形成条件反射,但凡遇到和这些记忆、观念、知识相违背的论点,第一反应是反驳,或者感觉不舒服。”

        我对此深有体会,当我第一次从别人嘴里听到“我”是个自以为是的人时,我的第一反应是很恼火的。感觉她不理解我的苦衷就罢了,怎么可以再如此的误解贬低我呢!同时我心中早已打好了反驳的草稿,据理力争我并不是“自以为是”的人。还好,那时出于礼貌,我选择了“闭嘴” ,才有了后来的“反思”。

        等到我开始反思自己时,已经不再把“自以为是”看成是贬义词,就是作为一个现象来看,否则,我只能是“怒发冲冠”的反抗。简单说: 所有自己想当然认定的事,便是“自以为是”。所谓自以为是,字面上的解释就是按照自己的想法来解释这件事,自认为是对的,然而真相到底是什么,我们根本不去管它。

        这样一来便“事实胜于雄辩”了,我就是个彻头彻尾“自以为是”的人。最典型的就是面对老公的时候,常常自以为是,还没等到他说出真相,我往往武断的下了定义。直到后来反思自己的行为,试着换位思考,才逐渐发现自己曾经是多么的幼稚和片面。我常做“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事,原来我自己才是那只披着羊皮的“狼”……

        恍然大悟的理解了老师所言:“人永远不可能知道自己的模样”!不禁感叹:之前我有多自以为是,就有多无知!所以“认识我自己”势在必行,且“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内外”而求索!🤔
      • 泰山丫丫:这就引出了我想表达的本意:四十岁后的人生不该再被外境裹挟,而我们追求的自由却不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而是在想“不干”什么的时候能够戛然而止。
        老师真够智慧🍎🍎
      • 曲晓岩:总结一下我自认为的套路:为了“不惑”——先得知“惑”——知“惑”,先“自知”——“自我”的局限性;“自我”的发展性——自我的修炼(变“不知道自己不知道”为“知道自己不知道”)。
        第二张PPT中心:“不知”到“知”,知自我之局限,察他人之局限,把自己当自己,把别人当别人,第三张PPT中心:自我概念的四个分区,联系现实,用鲜活的例子来解释。
      • 上X青:通过乔哈里窗更好的认识自我,学习与理论相结合,与时俱进!
        上X青:@姝瑶 更正:理论与实践
      • 7670b0a63855:人啊,认识你自己。李老师的哲学知识很让我钦佩。
      • 当下宁静:“自知是一种极高的境界,‘人贵有自知之明’。”李老师凭借自己深刻的理解,艺术地对“自知”进行了解释,犹如“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我们每个人都是井底之蛙,都是“盲人摸象”寓言中的盲人,都有无法克服的盲区。
        李老师以自己的人文情怀,对“知止”进行了解释。“四十岁后的人生不该再被外境裹挟,而我们追求的自由却不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而是想‘不干’什么的时候能戛然而止。凡事不知‘止’,比如贪得无厌、挥霍无度、大吃大喝……定是“惑”者所为,也常常导致后半生的大祸!
      • 李宜秦:通常情况下,人一旦形成了某段记忆、某种观念、某些知识,就会深入印刻入大脑,之后形成条件反射,但凡遇到和这些记忆、观念、知识相违背的论点,第一反应是反驳,或者感觉不舒服。
        要想解决情绪,处理情绪,就要深入到情绪最最深处,揭开它,自然就解决了。井底的蛙,如果知道它在井底,它就跳出去了!
      • Z沙漠胡杨: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井底之蛙,如能自知在井底,自然会跳出来。心智的成熟,其实就是从小宇宙到大宇宙的历程。只有不断的学习和进步,才能摆脱昔日经验的限制。
      • c2bfe4be48f2:朝菌不知晦朔 蟪蛄不知春秋

        文:房革

        “绿灯了,前面那辆车怎么还不走,这么急人!”我使劲地按了两声喇叭,前面的车才大梦初醒般地往前开去。“前面的司机是不是个女的,会不会开车啊?”我对着车里的老公发牢骚,好像自己是全世界反应最迅速的人。

        隔了几天“叭——”,后面的车在催我呢,抬头一看已经是绿灯了,赶紧踩油门往前走。刚才正趁着红灯查找手机上的《红楼梦》讲坛,准备听下一集,暂时的耽搁是因为还没打开,才没看到红灯已转为绿灯,“后面那部车急什么急?”我心里嘀咕着。

        人都容易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只有“自我体验”了,才有可能明白一点真相。

        我在上学时,有一次和同学搞笑,我觉得是无意的笑话,却伤害了她,她很生气,我怎么和她说话,她都拉着脸不理我,最后我也生气了。我想,别人又不是故意的,你有必要这么斤斤计较吗?后来,另一个同学因为一件小事说我,她一张口,我还没听明白内容,感觉来势不对,就勃然大怒,提高嗓门,怒气冲冲地指责起她的不对来了,越说越气越来劲,结果最后我同学说好话赔不是,我还感觉很委屈,好像我受了多大伤害似的。其实我那同学也有可能是无意的,仅仅是说说她的意见而已,却启动了我的防御机制,我立即像一个炸了毛的刺猬一样,直接刺过去,伤了别人也伤自己。

        每个人都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去揣摩考虑别人的思想,总是为自己找理由,指责别人做的不对。“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朝生暮死的菌类不知道月有阴晴圆缺,树上的知了不知道春天过去还有秋天。所以,人的眼见决定他的胸襟,眼界越大,心胸越开阔,就会越沉默和谦恭。然而,我们很多人像井底之蛙,眼界有限,难免呱噪不停,实际并没有体验过天高地远。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放宽我们的心胸,像大海一样去接纳不同的人、事、物,我们的眼界才会放大,心胸才会开阔,才能允许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状态,从而与大家和谐相处。
      • 王振法:四十岁后的人生不该再被外境裹挟,而我们追求的自由却不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而是在想“不干”什么的时候能够戛然而止。喜欢这句话,多少解了一些惑:up::up:
      • 般若莲花处处开向归:感恩李老师拨冗出席我们同学的毕业聚会,第一次心里想到的和李老师讲到的不谋而合。古人说:四十不惑。古人比我们智慧要多一些,尤其是慧,所以而立之后用了十年就已经想明白了人生的意义或有了坚定的人生目标。现代人智高一筹,但慧不足,四十岁之前连惑都没有呢,更可况不惑。四十岁终于开始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终于开始知惑了
      • 欢喜张:觉得这是老师用心写的非常有深度的一篇文章,来回反反复复读,每一层有每一层的味道。虽然还不到四十,但也常常好奇自己四十岁的样子,希望是从容淡然又充满激情和好奇心。心幻化了整个世界,你看到的世界真的是它原有的样子吗?人本具足,当智慧开启可是做到许多想象不到的事情,我最喜欢的好莱坞女演员斯嘉丽.约翰逊,她在电影《超体》里演的就是一个将人类智慧完全开发出来的“超体”,当身(肉体)、心(心念)、灵(智慧)融为一体时,孙悟空的七十二变腾云驾雾,谁说不能实现的呢。每个人都这么厉害这个世界不是要乱了套了吗?没错,“总有浮云遮忘眼”,大自然不会让这些猴孩子们都大闹天空的,五花八门的讯息扰乱了心景,像一道灵符把猴孩子们圈在无影的五指山下,谁又能熬的过这五百年光怪陆离的刺激。有点跑偏了😓三十而立,四十不惑,四十仅仅知道如何稍稍抗拒这虚幻的诱惑,知道什么不能做,该如何喊“停”而已,真正的路才刚刚开始,相比五百年的老猴子,我们还年轻呢,大家继续努力呦!!!
        感觉这几天被老师的作业急出心病来,开始光明正大的胡说八道了😂😂😂😂
      • 于丽萍_ylp:我们每个人都受空间的限制,我们每个人也都受时间的限制。我们也都是自己所在领域的“井底之蛙”,无论你多么聪明,无论你学历多么高,无论取得多么大的成就,都一定受到这两个限制,因为人都是特定时空下的产物。
      • 沧海明月_7cea:当遇到和自己的记忆、观点不一致的时候,第一反应不是反驳,也不觉得不舒服了,是不是就是所谓的不惑了?😬
      • 王明鹏:人贵有自知之明,因为生活中习惯了习以为常,因为现实中人必须自恋才能生存,所以自我觉察才难能可贵~
      • 怡然风轻:所有的惑,皆缘于“自我”。
        所有的解惑,皆源于“自我”。
      • 杨芳_沙盘游戏师:记得有人引述过鲁迅的话,大意是说:当一个人为自己辩解时,他已处于下风了。我对此的理解是:此时,他已把自己处在“被告”的位置上,再怎么辩解,人家都已经在“有罪推定”了。撒切尔夫人说:当人家说你不是淑女时,你越辩解说“我是淑女”,就越给人感觉你不是淑女。

        所以,遇到不同的观点,不舒服是正常的,每个人都有自己固有的理论体系,但大可不必反驳,要知道在彼此的眼睛里,可能都是鸡同鸭讲。有弹性的对待,调侃几句,一笑了之,善矣。非要追究到底甚至攻击对方,就要内观一下到底是对方的观点问题,还是在自己的内心固着于什么了。
      • 聆心2016:舒服莫若躺着,躺着意味着不动,“不动”在心理学上层面上就意味着“死”。所以,当感觉舒服时你要警觉,比如被拍马屁飘飘然时;
        不舒服肯定要改变,对应着“挫折让人成长”,所以古语有“忠言逆耳”一说,倡导“闻过则喜”。
      • 孙丽芹_520:心理上的“我”其实就是“时间”的,经过“时间”的长河,知惑方能不惑
      • 王冬青_a475:心里有什么不舒服,看自己,比看别人重要。
      • 索南措吉: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是《论语》中对人生历程的概括,古今俯瞰,或许古时的知识信息量、阅历经验能在四十岁不再对人生林林总总问题疑惑,时代发展至今,环境变了,理念思维方式也要变,试想,早已不惑之年的我,在心理学领域愈学愈觉其广博浩瀚,疑问也愈多,学习热情愈加炽热。如何让你声音更动听?如何让你拥有智慧与财富力?如何让婚姻家庭更和谐……
        生活中系列的惑会使中年的我们更加迫切地汲取精神养分,活到老,学到老是真理,生命保鲜,就要不断学习。
      • 大力133338:哎呀,又读了好几遍,还是云里雾里。🌹
      • 心灵使者王晓坔15153321:“因为自我延续的需求,创立了时间。因为自我扩大的需求,创立了空间。这些都是人为创立的,人既然能创立这一切,就能超越这一切。”(摘自老师原文内容)
      • 漠上苍穹:不被外界裹挟而走,在这物欲横流时代还能意识到自己的存在,知道自己不该做什么,你的生命就有所成长,生活就更加从容,幸福就更加简单!
      • 天朗气清_d2f2: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此二句文全出自老子《道德经》。
        智,是自我之智。明,是心灵之明。“知人者”,知于外;“自知者”,明于道。智者,知人不知己,知外不知内;明者,知己知人,内外皆明。智是显意识,形成于后天,来源于外部世界,是对表面现象的理解和认识,具有局限性和主观片面性;明,是对世界本质的认识,具有无限性和客观全面性。欲求真知灼见,必返求于道。只有自知之人,才是真正的觉悟者。
      • 07614337c586:从小被填鸭式教育灌着长大,真不会思考,上课就是背书上的那些“说明”,一到考试就很容易懵圈,因为还不“理解”那些“说明”。

        想起初中代数,现在看那些题都挺容易,可在当时十几岁的我看来,就是不能把公式带入考题,只是背过公式对我毫无用处。考题是已经把书上的“说明”变成了对知识的“解释”,对于尚不“理解”那些“说明”的我来说,能做对题纯属瞎猫碰上死耗子。
      • e9eb5bc95fe1:哎呀,
        四十不惑不就是年纪大了,精力跟不上了,懒得去探索了,不就没有疑惑了吗?
        所以,其实自娱自乐也挺好的嘛!
        老师就是厉害,这么简单的道理,写了这么多字🙄 🤔😎
      • 王秀美心理咨询师:文,明以止。
        我一直以为是——文明以止😂
        太过想当然。
        学习需要精益求精。是什么很重要!!!

      本文标题:李克富 | 四十而知惑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ebve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