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号是公号,日了人民报是报纸,至少是两个部门,况且文章来源于十点读书,只是人民日报的品味,并非原创。
好无耻的文字,特别是来自这样一个符号化的存在。
《二十几岁,谁不吃苦受累》?
你这是在放屁吗?
小年轻跟个牛犊子一样,大部分根本不知道累为何物,不管昨天啪啪啪的多累,一觉睡过来,爷又一条汉子。
人民日报的编辑们已经不读书了吗?
喜欢讲乱七八糟的故事对吗?
好的,来一个。
阿城讲的,也许有人会觉得流氓,我不觉得流氓,觉得流氓滚走看你的人民日报去。
“当时正年轻,真的是年轻,日间再累,一觉睡过来,又是一条好汉。还记得当年队上有小俩口结婚,大家闹就闹到半夜,第二天天还没亮,新媳妇就跑到场上独自大声控诉新郎倌一夜搞了她八回,不知道是得意呢还是愤恨。队上的人都在屋里笑,新郎官还不是天亮后扛个锄头上山,有说有笑地挖了一天的地。这就叫年轻。年轻气盛,年轻自然气盛,元气足。”
阿城这可是上山下乡的时候在云南,天天刨地,被老天爷日。
累吗?
倒也是不能埋怨人民日报的,大抵到了这种地方工作,一定是没有什么年轻的痕迹,很快未老先衰,直接步入中年,老气横秋的瞎鸡巴指指点点,挑文章也比较和气质。
怎么着,不上山下乡累一下,就不是社会主义合格的接班人了是吗?
人得活着,人有欲望,自古至今,好光景,坏年头,有道明君,无道昏君,老百姓都得活,都得从年轻活到老,拼饭拼钱拼命,年头好力气不少花,可能宽裕些,年头不好,力气多花,也不见得够吃。
吃苦可以,但要分清吃什么苦,什么是苦。
连柴静在央视干了几天都有的心得体会,苦难就是苦难,本身狗屁不是。
这是央视的前辈陈氓对柴静说的,人走了,留了一本《不要因为走的太远,忘记了为什么出发》的能人。
“姑娘,苦难不是财富,对苦难的思考才是。”
如果一个国家政府昏庸,官商勾结,阶层固化,裙带暗箱,经济萧条,那么,因之吃苦,年轻人也好,老东西也罢,吃了屎我们都认了,怎么,还非得反思出高尚的情操,还得回忆起来满是深沉的哲理,我只想说,去你奶奶个腿儿吧。
我们要求阿城们紧紧握住生活在水深火热的美利坚的同辈的手,说你们喝可乐吃汉堡住洋房开汽车上学读书受累了,不像我们,年轻时懂得吃苦,上山下乡,日天干地,我们把汗水和智慧像个屁一样放给了大自然,我们这是天人合一啊,我们牛逼啊。
当然,还有我们懂得吃苦的青春,也像个屁一样放给了大自然了,这下好,连个屁一样青春都没有,我想生活在美利坚水深火热待解救的同辈一定会羡慕的。
说年轻时穷。
千万别这么说,房价都高成这样了,说明国民一点都不穷,怎么好意思说自己穷那?
二十几岁没几年就结婚了,这物价,这房价,这种种价格摆在这那,你这是要质疑我们的经济形势是空中楼阁吗?
实在懒得逐条批驳来自十点读书这位名字带“兮”字作者的观点了,你是怎么活过来的?就靠这种精神自慰吗?
有追求的年轻人,的确需要付出更多,苦和累并非是这样的年轻人害怕的,没追求的害怕苦和累,没意义,根本就不会去干苦和累的事,当然,也不妨碍也就跟着苦和累了。
社会有没有提供更多的机会给年轻人,有没有更多的包容更多的提携,写这篇不要脸文章的老东西,有没有为下一代年轻人有更好的平台做出过努力,还是就瞎鸡巴指指点点,倚老卖老,以成功上岸隔岸观火看热闹自居。
事实是这样的。
二十几岁的诸位。
看看吧,大学生成灾,但是这不是稀缺的时候了,已经不能靠破学历证书就有工作了,毕业就失业,你二十好几在家和你爹妈大眼瞪小眼吧你。
看看吧,社会主流还是挤破头靠公务员旱涝保收,按说为人民服务的人越多越好,可是多了也没见提高办事效率,不过那人浮于事钱稳当,但是看看祁同伟,别做梦往上爬。
醒醒吧,还想吃苦受累,说的好像你有工作一样似的。
有工作的人才有吃苦受累的机会,有上升空间和渠道的人,更多的付出,更多有意义的吃苦受累才有意义,不然那就是自虐上瘾了,还误以为自己在努力。
东北三省和快手这个软件商所有没处吃苦受累的诸位,你们怎么看着这篇文章被转发到朋友圈的那?
老铁,你几个意思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