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几集《繁花》,被镜头里的精致调调吸引了,是的,把电视剧拍成电影的特质,也只有王家卫了。
上海于我是久远的记忆了,却又恍如昨天。那些似懂非懂的上海话也悄悄地浮现在脑海里来。
“侬唔啥木日”,“吾今朝碰到侬交关开心”,“呀呀侬”,“侬且啦吧”,“阿拉弗晓得”,“脑袋歪它了”……“夜头好”,“侬有空伐”,“吾也老好啊”,“侬要吃点啥”,“伊是啥银”“侬有啥木事啊”…
印象里,他们讲话叽里呱啦,状如吵架,没一丁点点耐心和素养,那腔调难听死了。但是被王家卫这一场场《繁花》的戏搬到屏幕上,就感觉到高端大气有了格调。这加工后的生活日常就成为了艺术,它的美,是高级的美。
语言的魅力在于它有特色的方言,代表着一方风土和人情,在普通话越来越普及的当下,方言已渐渐没落,其实是一种损失,是很遗憾的事情。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家乡,乡音未改乡情就在。作为从山东长大,到过上海,最终落户北京的我,如今的普通话还带有家乡的味道,在外人看来,或许是标准的普通话,但是在北京本地人看来,就是外地普通话,他们的京腔京调你也是不能说的正宗。
但是,不管我在外面多久,甚至几十年的光景,踏上家乡土地的那第一句话,绝对就是脱口而出的家乡话,绝对不犹豫不变味,地地道道,土味十足。
有人很疑惑,为啥我在外那么多年,乡音未改,我笑笑,说,不能忘本啊。是的,我一直记得自己从哪里来。哪怕我一年甚至几年不曾回乡,在心底依然留着家乡的位置,那才是我的根,永远不会忘怀。
《繁花》的火带火了上海话,带火了黄河路,宁波服装店…让我也对上海方言有了更新的认识和接纳,同时也使我对家乡有了更深厚的感情。
喜欢侬的表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