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人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王阳明心学“知行合一”最终离不开“实践”。
稻盛和夫说:“实践重于知识,答案永远在现场。”
……
众多成功人士都在强调实践的重要性,而我们却拼命的去寻找“成功的秘密”、“获得财富的方法”等诸多所谓的真理、真谛。
我们去看书,去听课,去拜师……
最终还是原地踏步走,心里、脑子里写满了疑问。
其实,答案很简单,就是实践,就是你动手干了吗!亲自操刀了吗!
没有!那你永远得不到你想要的。
庖丁解牛的故事告诉我们,他不是天生就有那样的本事,也不是动几次刀就能那样厉害。他是天天都在干,天天在干中积累经验、积累功力。
王羲之七岁就开始练习书法,他家门口有个水池,每次练完书法都要到那里洗毛笔、洗砚台,二十年如一日,他把原本清澈的水池洗成的黑色,之后人们便把那水池称为“墨池”。这就是王羲之洗砚池的故事。这就是王羲之能被称为“书圣”的原因。
王羲之的儿子王献之,为了让自己书法水平赶上自己的父亲,拼命的练习,就有了“十八缸水”的故事。
在这方面,我自己也深有体会。
![](https://img.haomeiwen.com/i3993768/fd602012cb5e1ddb.jpg)
我也喜欢书法,但是日常工作学习,没有固定的时间练习,每到参加笔会,我就非常怯场。2022年我下狠心临写赵孟頫的《秋声赋》100遍,越写越有信心,心情也愈加舒畅,真是功夫没有白下的。春节的时候我也参加一次春联活动,写的时候就非常有底气。
画画也如此,我沉下心来,临了好几次吴昌硕的作品,再独立去创作的时候就很灵活,而且存有大师的影子,并非随意挥写。
我写文案也是如此,前些年要花几天才写出一篇说的过去的文章,后期还要修改,而且经常越改越不是样子,因此放弃过。
可是,自己又不甘心,再拾起来再写,又写烦了,又放弃。就这样反复几次后,逐渐开始收到认可、赞美的声音后,我就不在抵触,敢于接稿,也敢于主动写稿了。
现在,基本每天都会写点文章,我发现只有这样,你才有思路和灵感,而且善于发现别人优秀作品中的可取之处,又能将其用于自己文案中,使自己的文章越来越耐看,还有自己的风格。我想这就是所谓的:“集百家之长”吧。
我相信,每个人都有这样的经历,只是大家都忽略了实践的重要性,只要再试一次、再试一次……你就会离成功原来越近。
每个人都有梦想、都有计划、都有想干的事,而且都知道怎么去实现,就剩下伸出你的双手去干了。
口号里喊着:“撸起袖子加油干!”可是谁撸起了袖子?
“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可是谁去奋斗了?
同志们,光说不练假把式,该出手时就出手啊!
踏踏实实干吧!哪怕一件不起眼的事,也要干出个天翻地覆来。
你有没有决心,就看你干不干!一切答案都是“干”中得。
网友评论